前全球钛白粉产能在530万吨左右,2007年中国钛白粉的总产量也达到大约100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世界第二大钛白粉生产国。今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钛白粉的需求将逐步增加。但目前由于环境保护力度的增加以及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给中国钛白粉生产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我国是钛白粉的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
2007年我国钛白粉的总产量达到大约100万吨,到“十一五”末,我国钛白粉工业总产能将达150万吨。目前全国规模以上钛白粉企业有60 多家,年钛白粉产销量在4万吨以上的厂家有3家,排名前10位钛白厂家的产量已占全国钛白总产量的44.1%。 但目前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太白粉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涂料等工业发展的要求。
目前,钛白粉分金红石型钛白粉和锐钛型钛白粉两种,其中光学性能、遮盖力、消色力、耐候性、分散性好的金红石型钛的高档产品多为杜邦公司、美礼联公司、科美基公司、康诺斯公司、日本石原、亨兹曼、科米拉公司所生产,而我国攀钢锦州、渝钛白、中核华原等国内企业生产的为低档产品,;而后者的高档产品也为日本石原、莎哈利本所生产,国内攀钢钛业、济南裕兴、镇江钛白等企业所生产的多为为低档产品。60多年前,杜邦公司发明了氯化法二氧化钛生产工艺,目前杜邦每年钛白粉产能为100 多万吨,占到全球的1/4,其产品全部为高端产品。而我国的钛白粉产量目前可占到全球的1/6,但只能满足低端市场,航空航天、铁路桥梁、汽车、工程机械、重点工程等领域的氨基、丙烯酸、环氧、聚氨酯、聚酯、有机硅、氟碳涂料等所用的高端钛白粉,绝大多数仍然使用进口的。2007年1~12月,全国共累计进口钛白粉276,301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比2006年增加19747吨,增幅为7.7%。
企业面临能源与环保压力
据杜邦钛白科技全球副总裁兼总经理欧瑞克介绍,目前世界上钛白粉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有两种:硫酸法和氯化法。氯化法的生产工艺能源消耗要比硫酸法少30-40%。在过去10 年里,杜邦通过科技创新,其生产能耗又降低了20%。目前由于硫酸法耗能过大,国际上新建或改扩建钛白粉厂已改为氯化法。
据了解,我国目前只有攀锦钛业拥有氯化法生产线,其余的企业都是硫酸法。2008年,国际石油价格达到了每桶140多美元,国内的煤炭价格也频频刷新记录。此外,原材料的价格增长,也给国内生产企业带来压力。如钛矿是钛白粉的主要原料之一,硫酸法生产钛白粉需要用高品位的钛矿,但由于国内的钛矿不是高品位的,很多企业要依赖进口,而目前钛精矿的价格也是一路上扬。同时,钛白粉行业的另一种主要原料硫酸近几年的价格涨势不减,硫的价格已经涨了300%-500%。能源与原材料涨价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压力,节能应当成为国内钛白粉生产企业多多考虑的问题。
另外,据有关专家介绍,从生产工艺角度而言,硫酸法所产生的废料会比氯化法多很多。平均而言,硫酸法的生产工厂,每生产出1 吨产品会伴生大概6-8 吨的废料。这6-8 吨废料是工艺流程中经过化学反应之后所形成的固体废物。废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硫酸法产生的酸性废料是需要通过中和处理后再废弃的,但是这个中和的过程成本很高。
从杜邦公司了解到,硫酸法的工艺无论如何改造,其产生的废物量一定会比氯化法大得多,因此氯化法在制造高品质产品的同时,减少环境排放和能源消耗,目前已成为全球首选的技术。
借鉴杜邦经验加强科技创新 杜邦公司了解到,科技创新不但使杜邦能够从最初的火药制造,到如今在农业与营养、涂料与颜料、高性能材料、安全与防护、电子与通信五大领域全面发展,还为杜邦解决了生产中的环保问题。如上世纪30年代初,杜邦科学家发明出CFC(氢氟烃类产品)制冷剂,但到了80年代,科学家证实CFC类产品可使大气的臭氧层变薄。面对这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杜邦毅然决然投入大量资金用来研究CFC的替代品。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杜邦于1990年推出了新一代对臭氧层不再有影响的新产品制冷剂??舒瓦,于是杜邦比原计划提前5年彻底停止了CFC类产品的生产。
据介绍,为了鼓励创新,杜邦专门设有“首席创新官”这一职位。每年研发投入达14亿美元,杜邦在全球的75处研发中心,有大约5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一线研发。2006年的专利申请量近1800项,目前杜邦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可持续发展。
2007年2月6日,国家环保总局对布设在江河水边且污染问题严重的11家企业实施限期整改、挂牌督办,其中两家是钛白或包括钛白生产在内的污染问题企业。因此,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应当是我国钛白粉生产企业当下紧迫性的任务。而在节能环保的科技创新上,应当借鉴杜邦的经验,“产品研发必须以现有的产品为基础,并且在原料消耗、毒性、毒理方面要优化于现有的产品,甚至超越现有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