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介绍了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9%(6月份同比下降7.8%)。
从一般经济学原理上讲,一个健康的经济运行体,GDP增长与CPI、PPI应该是正相关的,具有一致性。一般来说,通缩必然最终带来经济衰退,通胀与经济高增长伴生。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洲区国家以及日本等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变化与物价水平、工业品出厂价格变动都基本保持一致性。
而中国从今年2月份以后,GDP增长与CPI、PPI变动一直处于严重背离状态。GDP一季度同比增长6.1%,二季度同比增长7.1%,而CPI一直在下降通道,分别下降1.6%、1.2%、1.5%、1.4%和1.7%;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9%,并且1-6月,同比降幅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1-6月分别下降3.3%、4.5%、6.0%、6.6%、7.2%和7.8%。
这说明,中国国内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从根本上启动起来。要看到眼下价格仍处在下降的现实,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总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增速不但背离物价走势而且仍低于潜在的增速,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生产能力利用率偏低。今年二季度,钢铁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73.1%,铝冶金为65.7%,铁合金为70.4%。PPI大幅下滑就是集中反映。在消费不振,总需求不足情况下,对外贸易又出现了持续大幅下降的情况。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下降21.8%;进口4246亿美元,下降25.4%。
众所周知,拉动经济有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当前我国的情况是,消费不振,没有根本启动;进出口贸易继续大幅下滑,没有根本改善。三驾马车中两架都有问题,三条腿出现两条短腿。这就充分说明,今年以来GDP一二季度与同期相比分别达到6.1%和7.1%,其中第二季度达到了7.9%。这种增速完全是投资拉动的。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增长33.6%(6月份增长35.3%),加快6.8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223亿元,增长32.7%,加快9.5个百分点。数字也证明了这一点。
GDP增长与CPI、PPI变动方向的背离,暴露的是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一个健康的经济体,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一般占到三分之二以上,大规模投资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突发性应急措施可以,但绝不能作为长久之策。否则,将会带来严重经济问题。这种问题在中国已经有所显现。
大规模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速不可能持久,因为,消费这架马车不启动,投资催生的生产能力不能最终消化,必将出现库存上升、产品滞销、企业效益下降,最终造成生产力的大浪费和大破坏。
4万亿投资的部分实施和7.4万亿信贷的大投放,正在催生吹大资产价格泡泡。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56.9万亿元,同比增长28.5%,比上年末加快1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9.3万亿元,增长24.8%,加快15.7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3.4万亿元,增长11.5%,回落1.2个百分点。这么大的信贷投放,这么快的货币供应量增速,已经使得刚刚触底、非常虚弱的实体经济难以承受和消化,出现了过剩流动性,导致了信贷的溢出效应。这些过剩流动性流到了股市楼市,溢到了股市楼市。因此,吹泡泡(贷款进入股市楼市吹起资产泡泡)和发票票(发货币)支撑不起中国经济,并且可能酿成金融危险。仅仅资产价格膨胀和泡沫,还不能简单地说成是通胀。因为,它比通胀危害更大。通胀必然伴随着经济过热增长、消费高涨,而资产价格膨胀只能带来经济金融风险,最终导致滞涨恶果。
资产价格膨胀和泡沫产生的财富效应又吸引实体经济资金进入股市楼市,吸引国际热钱大量流入股市楼市(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突破2万亿就是证明),进而又促使资产价格加剧膨胀,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恶性循环。
因此,必须要想方设法拉动民间投资力量,必须要切实提高消费对经济拉动的贡献度,必须使得大量投资进入实体经济里,严格把握资金投向。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经济走出经济危机阴影的步伐更加扎实一点。
消费一旦脱离正常轨道,GDP跑得再快,迟早也会翻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