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将产能过剩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六大行业列为调控和引导的重点。以钢铁为例,目前的生产能力是6.6亿吨,需求4.7亿吨,过剩1.9亿吨(以补贴的方式出口予以消化),现在还有5800万吨的在建项目,过剩异常严重。
政府多年来一直将产能过剩看作是未来经济的“威胁”,这是非常正确的。但如何稳妥地消除这一“威胁”,却是值得商榷。例如政府在2003-2004年意图消除钢铁产能泡沫,当时也认为中国的钢铁急剧过剩,但2003年之后却出现了房地产建筑潮和汽车销售潮,支撑并消化了这个“过剩”状态。
又如,在2005年以后政府对钢铁业的品种结构进行调整,鼓励所谓“高端产品”——例如热轧板与中厚板(板材),认为这些钢铁品种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导致央企钢厂大量上马板材;同时而认为中小钢企主要生产的长材没有“附加值”,是需要调整的品种。但是这一调整方式被2008年金融危机考验。比如,热轧板中厚板主要用于造船业,而金融危机的外需急剧萎缩,几乎对航运业和造船业形成毁灭性打击,使得大型钢企最热衷的板材市场“一夜之间”大规模过剩。而中国政府为了抵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出台了以4万亿财政拉动基建投资的刺激性计划,帮助了长材市场的突然性复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将政府此前对钢铁品种的调整看作是“押宝外需(板材)、看淡内需(长材)”,但真实的经济运行方式恰恰要求“放弃依赖外需、重新押宝内需”。
当然,政府此次对过剩产能的压缩是适当其时的。在4万亿计划之前钢铁业已有供大于求之势,但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库存过剩”威胁,倾向于“铁公基”的4万亿刺激计划帮助过剩产业部门“去库存化”,但同时也造成了钢铁、水泥、玻璃、化工等过剩的上游部门的扩张冲动,产生“重新过剩化”,而且重新过剩化的规模甚至要高于原来的“库存”。
按照奥地利学派的分析范式,上游部门占有信贷资源(廉价资本)的优先性、以及享受较多的财政补贴资源和地方收储政策……,这其实是对资源的一种“倾斜式分割”,这将对下游(电子、食品等行业)产生“萎缩化生存”。但是这一分析范式对中国来说,略有变化,因为政府已经意识到中小企业“分割资源”不足的问题,尤其在信贷资源分配方面。中国政府有意刺激银行体系放低标准,向中小企业大幅度放贷,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和“提供就业岗位不足”等问题,在这种方式下贷款取得明显效果,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显著飙升,已占企业贷款余额的55%左右,较年初增速达到22%(高于其他各项贷款增速)。
但是否可能以此摆脱下游“萎缩化生存”的命运?这一答案并不明朗。因为我们发现,日本大企业在衰退时期发生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机制没有出现在中国的大国企身上,但却开始在中国中小企业身上出现,即很多劣质的中小企业利用政府对银行放贷的有意刺激,用银行贷款修复过去的资产负债表,但却不进行扩张性生产,以保持一个适度的规模。中小企业的利润率从6%的水平滑落到3%的水平,一直未见很大的起色。同时,由于银行给中小企业的放贷是“低要求”的,未来出现的“第一波坏账潮”将和很可能由中小企业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