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赣州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18 8:41:08 |
今年10月底,江西理工大学“专家博士团”钨冶金及钨材料小组的10多名专家博士深入崇义县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大余县伟良钨钼集团、赣州华兴钨制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钨企业进行调研,与企业就钨材料、钨冶金、环保综合利用、生产工艺装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学术交流,对企业目前面临的“钨渣的综合利用、如何把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 等难题进行探讨。此举掀起了该校助力赣州钨业发展的又一轮热潮。
赣州钨资源十分丰富。江西理工大学建校51年来,坚持“校市合作建科研平台、校企合作促技术创新、人才服务助产业发展”的基本理念,促进赣州的钨产业发展。
校市合作建“钨”科研平台
“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是深化产学研合作关系、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基础。”江西理工大学校长叶仁荪向笔者介绍。
近年来,江西理工大学与我市共同建设了国家钨和稀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赣州市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中心、赣州市有色金属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学校还建有教育部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研发平台。这些科研平台的建设,对促进赣州市钨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日前,该校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顺利通过国家实验室认证,并经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负责离子型稀土矿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国检中心聘请了多名行业内权威专家作为学术技术带头人,不仅承担国家钨、稀土及其他有色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仲裁检验和企业委托检验职能,还将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技术方法研究,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及其应用技术研究,为政府部门对资源配置、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校企合作促“钨”技术创新
围绕把赣南钨业做大做强,江西理工大学加强了校企合作。该校利用学校的科技平台,加强新材料的开发,重点做好钨业深加工文章。一方面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领域,包括矿山开采、矿山信息化、难采矿块开采办法、安全评价、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钨金属新材料研究、钨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专业技术力量强的优势,与企业加强协作,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该校万林生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20多年如一日,致力于“白(黑)钨矿洁净高效制取超高性能钨粉体成套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攻关。针对我国黑钨资源几近枯竭,白钨已成为主要原料以及国内外已有的生产技术不能实现钨冶炼产业持续发展的现状,该校自主研发出多项核心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了我国钨冶炼工业的高效绿色生产,实现了我国纳米级钨粉、碳化钨粉低成本工业化生产,扭转了高档钨材依赖进口的格局,完成了我国首条白钨矿制取高性能钨粉体材料生产线的成套设计,促进了我国钨行业的升级和发展,对于全面提升我国钨冶炼技术、建设钨业强国具有重大的意义。该项目因此获得了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截至目前,该成果已在国内9家大型骨干企业推广,近5年实现销售收入124亿元,新增利润7.35亿元,产品出口欧、美等16个国家,创汇1.8亿美元。
人才服务助“钨”产业发展
围绕推动钨产业创新升级,江西理工大学从创新新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入手,协助赣州钨企业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自主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升级。
该校根据钨产业的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学校在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等本科专业构建了“冶金(金属材料)工程+英语(或法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设英语辅修班等措施,将两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形成复合型培养方案,在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培养的同时进行英语或法学素质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既懂有色冶金工程又会英语、熟知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在软件工程专业设立冶金工程方向,要求学生学习软件工程、有色金属冶金等主干学科,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的基本技能与方法,熟悉先进的软件工程化方法、工具和技术,能够从事软件系统分析、开发和维护等工作的同时,掌握冶金工程专业知识,并将软件工程与冶金工程相融合,使学生毕业后满足钨业发展的需要。
多年来,江西理工大学为赣州钨企业输送了大量合格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利用所学知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为赣州钨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江西理工大学还为企业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近年来,该校为江钨集团有限公司、章源钨业等企业开设了数十个培训班。这些学员回到企业后,大多数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