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0年,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将发生哪些新的变化?中国钢铁业发展将呈现怎样的态势?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对钢铁业带来哪些利好消息?首钢应该怎样应对新一年的挑战?《首钢日报》从即日起推出《独家专谈》系列访谈,邀请有关专家解读一系列问题,为贯彻首钢“两会”精神,认请形势,把握定位,做好2010年各项工作提供参考。
送走难忘的2009年,踏上新一年的征程。这一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将怎样?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会面临怎样的环境,如何发展自己?近日,记者就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走访了在经济领域从事研究卓有成效的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健教授。王健教授非常关心国有企业的发展,曾到首钢和首钢京唐公司走访,对首钢有较深的印象,他愉快地接受了采访,就有关问题谈了个人的看法。 记者:您长期从事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您认为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的情况下,世界经济的走势会怎样?
王健:当前,世界经济已经呈现复苏的态势。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来势凶猛,但不同于1929年那次也发源于美国的危机。那时,美国和欧洲国家大多信奉自由经济主义理论,缺乏政府干预经济的系统理论和政策体系及政策工具,世界各国政府经济政策难以协调,导致危机越来越严重。直到1933年,罗斯福上台,在美国率先推行新经济政策,政府干预市场,才逐渐扭转了经济衰退的趋势。而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救市力度很大,采取非常规手段注入流动性资金并维持信贷,同时以担保和注入资本的形式向银行输血,支持甚至接管金融机构。在国际上,G20建立了涵盖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共同致力于恢复经济。现在看来,这些措施起到了作用。自2009年上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主要发达国家GDP基本停止下降,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在2009年第二季度实现止跌反弹,全球贸易也在第二季度开始回升。金融市场基本稳定,股票市场和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可以说世界经济2009年已经走出衰退,2010年世界经济将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全球金融体系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逐渐抬头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主要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都将给世界经济带来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国际经济恢复性增长可能呈W型走势。
记者:世界经济在艰难中前行,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受到了较大影响,2010年我国的经济将怎样发展?
王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已经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作为驱动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在我国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对外贸易下滑,给我们的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完全取决于外部环境,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应对。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央采取了果断的应对措施,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经济计划”经济刺激计划(俗称“4万亿元投资”),政府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民生工程等投入了巨额资金,同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站在今天回望,这项刺激经济计划收到了显著成效: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超过30%,全年经济实现8%以上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V”字形反弹曲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2010年,我国的经济走势值得期待。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明我国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经济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同时,由于中央政府一揽子刺激经济投资政策的后续效应显现,新开工的投资项目多为建设周期长的中长期大型项目,“4万亿投资”中将在2010年投入的2万亿资金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会持续,加之我们有金融危机前多年高速增长的经济基础做支撑,以及世界经济普遍复苏后中国出口可能增加等有利条件,我国宏观经济将进入全面复苏时期,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会达到或超过8%。尽管形势有利,但也存在一些隐忧。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更加凸显,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脆弱,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济格局复杂多变,出口和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增大。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记者: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面对国际国外的经济形势,您认为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呢?
王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众多行业盲目发展,大量落后生产能力难以淘汰,行业缺乏具有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及品牌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问题明显;国内货币供给、新增贷款和票据融资剧增,2009年已经新增贷款9万多亿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现实,2010年,应在“调结构、防通胀、控风险”上下功夫,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未雨绸缪地采取“防通胀”的宏观经济政策。并综合运用信贷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等杠杆,引导企业投资形成“自主消肿”机制,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并对新建项目严格把关,限制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的出口,遏制产能过剩行业和重复建设项目,改变产能过剩问题,保证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记者: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获得了较大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也受到了较大冲击,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您认为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王健:钢铁行业作为我国向工业化转型的重要支柱型产业,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2000年时,我国的钢铁产量在1亿吨左右,现在产能已到6亿多吨,发展速度之快,出人意料。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钢铁行业也像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的发展一样,出现了集中度低、产能过剩、能耗高、污染环境等问题。尤其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这一问题更凸显出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工信部在设备规格和排放等条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规模限制,从而进一步提高钢铁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表明国家淘汰落后的决心,这无疑是又开了一服良药。钢铁业的当务之急是进行结构调整,淘汰落后,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强身健体,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促进健康发展。同时,我们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为钢铁业发展带来了契机。“四万亿投资”的乘数效将逐步显现,国家大力发展“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项目,城市和农村电网、房地产新开工和基建投资都会拉动钢铁需求,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在国家政策逐步由投资向消费转型后仍将会有较好的表现,这都为钢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记者:首钢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搬迁调整,迁钢、首秦、冷轧公司,首钢京唐钢铁厂第一步工程相继投产,新钢厂总体技术装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首钢怎样才能更适应形势的要求,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王健:我和首钢是有缘分的,不仅去过首钢,还到曹妃甸——首钢搬迁调整、建设首钢京唐公司的新基地参观过。这里吹沙造地,建设新钢铁厂的宏大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短几年,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钢铁厂就在渤海之滨等地建起来,并投入了生产,表明首钢有着强大的创造力和发展能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首钢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钢铁企业的发展要特别注意这一点。首钢在搬迁调整中建设的新钢铁厂,在技术装备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是一个很好的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个条件,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通过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制度创新,把人的能动性挖掘出来,使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形成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生产出更多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从国际分工产业链条的低端向中、高端进军,大力增加企业的效益。并用企业创造的效益,支持新技术、新工艺的自主创新研发,再以自主创新技术,促进企业的发展,形成持续发展能力,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走出引进——建设——落后——再引进的低水平循环圈子,成为钢铁业中的领跑者。同时,面对钢铁业产能过剩问题,国家正在加大淘汰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工作力度,加之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以后,实施低碳发展、消减高能耗的落后生产能力已是大势所趋。这样钢铁行业的联合重组,就要加快步伐。首钢应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通过实施有效的联合重组措施,使自己拥有的管理、技术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优势迅速扩大,打造有相当规模、具有先进水平的产业集团,形成具有资源优势、品种优势和区域优势,强大的企业“航母”集群,能够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自己,进一步增强抗风险能力,加快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实力。
王健,1951年1月出生,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教授。同时担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史研究会副秘书长,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主持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宏观调控新内涵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多项国家级和外国基金课题;出版过《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国政府规制理论与政策》和《政府经济管理》等多部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