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定价”取代“年度定价”
全球最大矿业巨头必和必拓一直希望改变的年度定价惯例,又在炼焦煤这种大宗商品上迈进了一步。
昨天,必和必拓在其网站上发布声明称,已经与欧洲、中国、印度及日本多国客户达成了其2010年大部分硬炼焦煤供应的合约,不过,必和必拓并没有阐明具体的合约价格和期限。
不过,日本的钢铁企业新日铁和JFE则宣布,已经与必和必拓达成价格协议,4至6月份的炼焦煤价格涨至每吨200美元,比2009年度的价格加价55%。
这也意味着,多年以来炼焦煤价格按年度定价的惯例,在今年被改为按照季度定价。
这是日本钢厂第一次接受焦煤按季定价的合约。作为全球最大的炼焦煤供应商,必和必拓从今年年初就提出与客户签订短期供应合约,不过,当时遭到炼焦煤进口大国日本钢铁企业的强烈反对,但最终,他们发现自己没有选择,只有接受新的定价体系,才能确保从必和必拓手中获得稳定的焦煤供应。
日、韩钢企的炼焦煤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此前与铁矿石价格的定价机制相同,采用年度基准定价体系。2008年,澳大利亚出口焦煤基准价上涨200%达到300美元/吨,而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价格下降57%。
如今,日本钢铁企业表示,要在新的财年(从4月1日开始)里引入以季度为期限的全新定价机制,但从7月份起的焦煤价格以及新定价机制的相关细节还要在未来的讨论中逐步确定。
由于煤炭资源较为丰富,中国一直未大规模参与全球焦煤的采购和定价谈判。但随着国内钢铁产量的不断攀升,中国去年首次成为焦煤的净进口国。去年的炼焦煤进口量达3442万吨,较2008年净增2756万吨,不过,还只占全国总需求量的8%左右。
广发证券昨天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此次必和必拓与客户达成炼焦煤价格协议的意义,不在于二季度的55%涨幅是否足够,而在于过去20多年的年度定价惯例,在今年的谈判中被彻底颠覆。在需求方的反对下,必和必拓能够颠覆多年的惯例,充分体现了其资源占据者的强势谈判地位。
必和必拓也在声明中表示,合约价格以更短期的市场价格为基础,体现了合约的结构性调整,也显示了必和必拓逐渐将大宗商品交易转向使用市场清算价格的努力。
与焦煤相似,必和必拓在铁矿石这种大宗商品的定价交易上,也一直在推行更为灵活的指数定价机制,希望钢厂与供应商仍签署长期供应协议,规定每年的采购量,但同时采用目前主要钢铁咨询机构商提供的三种指数,即普氏指数、MB指数、SBB指数中的任意一个,作为铁矿石成交当日的价格。
不过,目前还没有得到国内钢厂的赞同,但已经有部分国外钢厂接受了季度定价等混合定价的模式。而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必和必拓在焦煤定价上寻找到突破口后,必将会在铁矿石交易上更“卖力”地推广指数定价,或者至少是混合定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