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与武钢集团内部人士证实,国内主流钢铁企业达成协议,联名上书国务院,希望将铁矿石谈判上升至国家层面。
钢企希望国家部委高度关注铁矿石谈判,并给予相应干预,制止三大矿山不顾市场规律随意涨价;同时,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在今年推行进口铁矿石代理制。
目前三大矿山要求的涨幅,已经远超钢铁企业能承受的范围。据了解,淡水河谷有意将铁矿石价格上涨80%以上。这极大地挑战了国内钢企预想的30%涨幅。
15日,澳大利亚政府迅速做出回应。澳方贸易部长表示:“我们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相应地,我们要求中国的行动应符合市场准则。”
面对越来越见底的利润池,中国钢企不愿继续做忍者,他们企望政府出手相助。但在供应商比其所供货的产业更为集中的情形下,他们面临的无疑是霍布斯选择。而澳元升值、美元贬值令限制涨幅的希望更为渺茫。
华菱钢铁集团的一位高层也对记者表示,“去年年底,我们预计涨幅是10%,今年年初预计涨幅提高至20%,后来又提高到30%,现在看来,30%是远远不够了。”
3月15日,本报记者从一位澳大利亚矿商处获悉,力拓、必和必拓原先所要求的40%涨幅,是在美元不贬值的前提下涨价。
由于铁矿石以美元结算,而目前,单就美元贬值这一因素,2009年三大矿山与日韩达成的长协价已下降近30%。“加上美元贬值的因素,估计(澳大利亚)矿山至少要求涨价70%。”
从去年开始,必和必拓似乎铁了心要推行指数定价,该定价方式根据现货价格作出调整;今年,年度定价机制的忠实拥护者淡水河谷也一改往日态度,公开声称“公司将支持改变年度定价机制”,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现货定价。
钢企代表们在“上书”里表达了坚持年度定价的态度,因为这种定价方式对钢企来说,价格和货源都更稳定。
“上书”内容显示,目前三大矿山掌握主动权,铁矿石处于买方市场,今年铁矿石谈判形势非常不乐观。
代表们在“上书”中陈述,今年铁矿石谈判结果只有两个,一是中国钢铁企业大面积、大幅度亏损,二是钢铁企业自身不堪重负,被迫提价,将成本压力传导至下游汽车、造船、家电等行业。
“上书”总结,中国钢铁企业一旦被迫接受三大矿山涨价要求,不但给钢铁业带来重大损失,还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上书”中的另一重点内容,是呼吁政府摒弃“贸易保护主义”的质疑,在国内推行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因为,实行进口铁矿石代理制,是“整顿国内铁矿石进口市场混乱的关键,也能大大提高中国钢铁行业在谈判中的话语权”。
华菱钢铁集团的高层告诉本报记者,目前,铁矿石进口市场“已到了一个空前混乱的程度”。
据本报记者从多家钢铁企业了解,目前,国内钢企并未像中钢协此前所宣称的,与三大矿山达成“临时价格”,而是采取各自进口的方式。
有市场人士建议,国内十几家大型企业联合起来,也许可以改变谈判局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