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网流程 资费查询 加入会员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帮助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亿览网 >> 铁合金 >> 金属硅 >> 上游信息 >> 正文
金属硅|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快速攀升 首次超越警戒线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29 9:04:14
关键字: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
亿览网网讯:

    24日至25日,第十一届中国石油商贸大会在福建厦门举行,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过高以及由此引发的国家能源安全问题,成为与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关注的热点。

    据国家能源局近期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生产原油1.89亿吨,净进口原油却高达1.99亿吨,原油进口依存度首次超过警戒线50%,达到51.29%。同时,中国石油进口源和石油运输线相对单一,进一步加剧了国家能源安全的风险。

    有关专家建议,原油资源作为战略资源,其保障程度直接涉及国家能源安全,应从减少石油消费、寻找石油替代品、加快海外石油收购和开发、推进原油管道建设等方面,降低我国原油对进口的依存度。

    原油进口依存度快速攀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紧缺的 矛 盾 日 益突出 。 据 统计,2000至2009年,我国原油消费量由2.41亿吨上升到3.88亿吨,年均增长6.78%,原油净进口量由5969万吨上升至1.99亿吨,进口依存度也由24.8%飙升到51.29%。

    “我国的原油需求将越来越大,未来在原油进口方面预计会越来越多。”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然而,我国原油生产却呈现下降态势。2009年国内原油产量18949.0万吨,同比下降0.4%,相对于2004—2008年2.3%的年均增速而言,原油生产明显减缓。

    “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中国经济将很难长时间维持。”林伯强说,到2015年,中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预计将达到65%,到2020年可能达到70%以上。

    林伯强以人均石油消费算了一笔账:2008年中国人均年石油消费为283公斤,世界人均为587公斤,美国则达2.91吨,日本也有1.74吨。如果中国人均石油消费达到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到6 .6亿 吨 。 “按照中国1.8—2.0亿吨的石油产量峰值,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将达72%,而美国目前石 油 进 口 依存度 也只有63%。”林伯强说。

    中国石油总公司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张福琴也表示,我国原油油气产量的进口依存度超过50%,“原油进口依存度高居不下,资源矛盾日益突出,是"十二五"石油产业规划的一大挑战。”

    当前,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使用的石油有一多半需要从国外进口,而且其自身的能源需求丝毫 没 有 延 缓的趋 势 。 专家认为,中国在没有国际石油定价权的情况下,将半数以上的石油需求放在国际市场是非常不安全的,能源缺口过大,给中国能源安全带来不确定因素。

    石油进口源和运输线单一加剧风险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研究员戚爱华介绍,我国油气管道运输经过50多年的发展,管道总里程已从1958年的0.02万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近6万公里。

    但油气管道的建设速度与快速发展的原油进口量仍不匹配。戚爱华说,近年来,油气需求快速增加,国内资源不能满足需求,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逐年增大。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共计进口原油2.038亿吨,同比增长14.08%,其中十大石油来源国分别是:沙特(4195.3万吨)、安哥拉(3217.2万吨)、伊朗(2314.7万吨)、俄罗斯(1530.4万吨)、苏丹(1219.1万吨)、阿曼(1163.8万吨)、伊拉克(716.3万吨)、科威特(707.6万吨)、利比亚(634.4万吨)、哈萨克斯坦(600.6万吨)专家说,目前中国的原油进口尚未摆脱来源地过于集中,且多为政局不稳定地区的矛盾。石油进口源主要依赖于中东,达50%以上,另外来自非洲的进口源也占了很大比重。

    同时,中国在石油运输线方面过于依赖马六甲海峡。据介绍,马六甲海峡堪称中国海上石油生命线。一旦这个海峡发生恐怖袭击,中国石油进口通道必然受到威胁。

    据银河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能源化工产业部高级分析师陈潮泽介绍,近几年,已经出现石油的替代品。譬如天然气逐渐在电厂运用,石油焦、水煤浆在陶瓷厂、玻璃厂的运用,由于价格优势,这些对燃料油有较大的替代作用。

    但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石油消耗必将不断提高,而未来几十年原油产量很难大幅度提高,大量进口石油是必然选择。这种相对单一的进口源和运输线使得中国石油安全面临更大的风险。

     “中国石油的现状和预期说明,中国石油安全将日益脆弱,而且弱化速度比较快。”林伯强说。

    专家认为,中国应发展多元化能源,建立石油供应方式多元化、运输方式多元化和石油战略储备,是中国石油安全必须面对的问题。

    “开源节流”保障能源安全

    随着进口的石油量增大,受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也将日益增大。被誉为“工业血液”的石油,会不会成为中国的发展瓶颈?

    专家坦言,我国国内石油供应的形势十分严峻,建议遵循“开源节流”原则,采取以下措施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一是减少石油消费,加强能源使用侧的管理。专家表示,中国长期以来过度关注能源的供给,而很少从需求角度做好能源管理,应通过提高单位能源价值、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减少排放等措施使用好能源。

    二是寻找替代能源。中石油规划总院一专家称,发展替代能源要着重科技的研发,注意其经济性和竞争优势。目前,燃料乙醇产能迅速增加,主要分布在北美、拉美和欧盟,预计2013年全球燃料乙醇制成的成品油将占到成品油消费总量的5%。我国的重庆、湖北、山东等地将计划开展燃料乙醇项目。林伯强提出电动汽车的石油替代。他认为从量上看,电动汽车的石油替代最有前景。

    三是收购海外石油资产及石油开发。专家认为,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拥有诸多优势,包括勘探开发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的领先优势;拥有强大的钻井、测井、物探等技术服务队伍,具有服务优势;具有管理和成本上的优势等。

    四是加快原油管道的建设,使未来我国油气进口来源更加多元化。未来我国原油管道建设要以国内外两种资源为基础,以炼油企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合理确定原油流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配送;坚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从国家层面上做好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我国西北、西南、东北三大油气通道建设目前正在不断完善。据戚爱华介绍,西北通道已建成中亚一期天然气管道及中哈原油管道一期;西南通道的中缅原油管道一期码头工程已于去年10月开工;东北通道建设方面中俄原油管道及中俄天然气管道正在建设。

相关连接
金属硅|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
俄罗斯为黑龙江省钢材进口的最大市场
金属硅|中国煤炭净进口 态势仍将延续
鞍钢折射中国钢铁业成长轨迹
经广东口岸煤进口量超九成 主要进口国过于集中
3月26日国内进口印度锆英砂低度中矿价格行情
2010年2月全国进口铬铁分关别统计
2010年2月全国进口铬铁分国别统计
铁合金 更多>>
今日观察(0326):国际钼市价格上行,国内钼…
镍市场快讯(3.19):国外需求预期升温
四川德昌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热…
2010中国铁合金会议火爆报名中——报名已…
2010年1月锆英砂及其精矿进口统计表
2009年铁合金进口数据分产品统计
2009年铁合金出口数据分产品统计
2005-2009氧氯化锆出口量及其价格一览分析…
冶金原料 更多>>
炭素年报|2009中国炭素市场大盘点
中国生铁市场3月26日保持坚挺态势
“十一五”重点规划煤矿透水 123人被困
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153人被困
3月29日废钢市场日评
中国钢企再遭日本暗算 痛失铁矿石谈判话语…
3月26日废钢市场日评
焦炭市场周评(3月22日-3月26日)
有色金属 更多>>
SMM基本金属现货交易日评
3月26日江西地区铜材市场行情
3月26日济南地区紫铜材市场行情
3月26日济南地区黄铜材市场行情
3月26日沈阳地区铜材市场行情
3月26日洛阳地区铜材市场行情
3月26日宁波地区铜材市场行情
3月26日广州地区铜材市场行情
钢铁 更多>>
土耳其钢厂热卷提价 进口市场暂平静
2010年全球钢铁需求将增长11%
“两拓”合资仍在推进
3月26日广州型材价格
3月26日广州无缝管价格
3月26日广州板材价格
3月26日广州带钢价格
3月26日广州线材价格
不锈钢 更多>>
6日天津316L不锈钢工业无缝管市场价格行情…
6日天津304不锈钢工业无缝管市场价格行情…
6日无锡316L不锈钢工业无缝管市场价格行情…
6日无锡321不锈钢工业无缝管市场价格行情…
6日沈阳316L不锈钢工业无缝管市场价格行情…
6日无锡304不锈钢工业无缝管市场价格行情…
6日温州TP316L不锈钢工业无缝管市场价格行…
6日温州TP304不锈钢工业无缝管市场价格行…
化工 更多>>
3月19日部分厂商甲醇报价
3月19日部分地区甲醇报价
3月18日亚洲甲醇市场收盘情况
3月18日欧美甲醇市场收盘情况
3月18日不饱和树脂市场行情动态
对苯二甲酸市场仍存压力
涤纶长丝获原料支撑 预计后市行情平稳
战略合作 | 诚聘英才 | 客户服务 |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行车路线
Copyright @ 2008 comela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亿览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394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5号中乐大厦3层301室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91800 传真:010-64892212
E-mail:comelan@comel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