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坚守在谈判桌上还是跟随日本暂时接受矿商们的狮子大开口?面对铁矿石这一“疯狂的石头”,在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下,中国钢铁界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而值得业界注意的是,虽然中钢协、五矿商会“安内”的举措正在展开,但是这三道“铁令”能否化解进口铁矿石的困境?面对钢铁生产这个昂贵的“口粮”,中国要夺得对等的话语权、实现涅槃还需要多少修炼? 本月初,日本、韩国钢厂们纷纷表态,与巴西淡水河谷达成初步协议,同意今年4-6月将铁矿石价格较去年提高90%-100%,并实行季度定价。对此,中钢协断然称,目前中国钢企并没有接受矿商的漫天要价,谈判仍在进行,并且中国仍在努力谋求“长协定价机制”。同时,号召钢厂和贸易商们团结起来,近两个月拒绝或减少从三大矿商进口,抵制其垄断行为。
在与矿商们艰苦对阵的同时,国内整顿进口铁矿石贸易市场的大幕已经拉开。4月2日,中钢协联手五矿商会共同召开了“规范铁矿石市场秩序联合会议”。引人关注的是,会议通过了《2010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及申报程序》、《关于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实施细则》和《进口铁矿石合同信息上报登记及其流向登记备案规定》三大行业性自律文件。种种迹象显示,一场新的内部整顿风暴即将来临。
新规对企业申请铁矿石进口资质给出了四个硬性指标: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进口企业银行信用等级达到2A级以上、银行授信额度在4亿元以上、2009年海关统计进口铁矿石总量达到100万吨(含)以上。
跟往年相比,变化在于最后一个指标,此前要求的年度进口量在70万吨。钢铁咨询机构“我的钢铁”资讯总监徐向春指出,从70万吨提高到100万吨,砍掉的企业数量可能不多,不过给出的信号是将逐步提高门槛、逐渐达到减少进口商数量的目的。
据了解,中国铁矿石进口商最多时有500多家,2007年减至112家。不过在巨额利润刺激下,据说目前有近200家企业从事进口。业内指出,在削减部分不合格企业的同时,新规给一些有实力的民营钢厂以机会,带来行业洗牌,减少炒卖铁矿石的现象。
同时,对于代理制,两协会要求进口铁矿石严格执行一级代理,被代理方所进口的铁矿石只能自用,严禁流向市场。而作为整顿铁矿石进口市场的保障,中钢协与五矿商会成立进口铁矿石联合办公室,收集企业合同信息,严密监控进口矿石流向。
面对中钢协的整顿与反击,澳大利亚官方已放话出来,说要让市场决定价格,中国钢厂不应让中国政府介入谈判,不能通过让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来解决铁矿石谈判问题。
纵观铁矿石头谈判的这段紧要关头,面对本国矿商的一步步抬高价格,澳大利亚官方似乎视若无睹,而每一次中国企业发出声音,他们却总能在第一时间表明立场,向中方施压。
“我们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相应的我们要求中国的行动应符合市场准则。”前天晚间,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西蒙·克林称,要让市场决定价格,他甚至高调地表示“抵制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非常高”。克林称,澳大利亚政府不会干预必和必拓、力拓等矿商与中国钢厂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并称铁矿石价格谈判一直是健全的,中国钢企不应让中国政府介入谈判,不能通过让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来解决。
事实上,此前有消息称,数家中国钢企老总联名“上书”,要求将铁矿石问题上升到国家层面。这一消息招致了澳大利亚官方的“积极回应”。而迄今为止,中国官方的态度很明确。工信部此前表示,铁矿石谈判应体现中国钢厂利益,督促双方达成一个合理价格。
“我们的市场需求就是最大的筹码”。不过,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谈判已经变了味,变成了矿商的单方“通牒”,从要价30%到50%再到眼下的90%-100%甚至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