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铁矿石成本高企、国内扩张产能遇阻等诸多难题,宝钢应通过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的办法去应对。
进入4月份,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钢)麻烦不断。4月1日,宝钢股份公布年报,2009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为25.97%、9.95%,业绩严重下滑。
随后部分券商也相继调低了宝钢股份的评级。比如,国信证券4月2日就下调宝钢股票为"谨慎推荐"评级。中银国际更是将宝钢2010年和2011年的盈利预测分别做了51.1%和43.6%的下调。
宝钢头疼的并不止是这些。宝钢近来面临的难题,比其股份公司披露的利润严重下滑还要棘手。
成本优势渐失
尽管铁矿石谈判结果尚未明朗,不过年度定价的铁矿石谈判机制极有可能面临终结。宝钢之前依附于较低的长期协议矿(下称长协矿)价格优势,来赚取丰厚的铁矿石套利状况也将改变。不仅如此,高企的铁矿石价格也对宝钢的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
根据此前日本钢企与铁矿石供应商达成的协议,铁矿石价格为110美元/吨,此后韩国浦项钢铁集团也同意4~6月份以每吨100~105美元的价格从淡水河谷进口铁矿石,该价格同比涨幅近100%。
业内人士分析,以此价格计算,钢铁的直接成本就会提高400~600元/吨,而中国不太可能得到比这个低的价格。因此宝钢的成本压力显而易见。
铁矿石价格上涨必定挤压钢厂的盈利空间,使得宝钢更难扭转利润下滑的局面。即使抛开原料价格上升这一因素,频繁的季度定价也会最大可能挤掉宝钢的利润。
此前宝钢受益于稳定的长协矿定价机制,不过随着形势的改变,宝钢可能即将失去原有的铁矿石成本优势。
湛江项目困局
铁矿石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高企,只是宝钢面临的困境之一。其实近来宝钢在国内扩张产能的计划也遇到了麻烦。
宝钢4月1日宣称,宝钢正和广东省忙于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向湛江的"环保搬迁"。外界推测宝钢打算通过环保搬迁的方式来推动其湛江项目,避免该项目因国家抑制钢铁产能过剩而被淘汰。不过上述拯救措施能否奏效仍是未知数。
宝钢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一项目,除了避免前期20多亿元高额投资的浪费,还有另一个原因,宝钢需要应对国际钢铁巨头对东南亚市场的争夺。
据了解,越南是中国第二大钢材出口市场,2008年,越南对中国钢材进口已占整个东南亚对中国进口总量的一半左右。越南乃至整个东南亚市场对中国钢铁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东南亚,特别是越南市场上国际钢铁巨头动作频频。印度塔塔钢铁集团已经于2007年和越南水泥工业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计划在越南建造联合钢厂。2009年10月,韩国浦项制铁集团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的冷轧钢板工厂也已经竣工。
业内人士张琳告诉记者,"别人先建厂,宝钢湛江项目后上,别人在市场方面就抢先了一步。""钢铁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从投资到形成产能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业内人士表示,国际钢铁巨头逐步逼近中国钢铁企业的池城,宝钢如果不提前布局怎么能突破?不突破不就等于坐以待毙吗?宝钢湛江项目上的困境,其实跟眼下的国内钢铁产业的发展状况有关系。
国内大部分钢厂处于产能扩充受阻,成本优势丧失,净利润严重下滑的多重困境之中。一位不愿署名的业内人士透露,为保持既得利益,接二连三地提高钢材出厂价格,转嫁成本压力,早已成为各钢厂惯用的伎俩;扩大产能则是有实力的钢厂热衷的逐利手段。
"目前钢铁企业仍处于微利甚至亏损时期,原材料成本的巨变致使钢厂无法承受成本压力,不得不临时抱佛脚,从自己可操作的范围内改变现状。价格攀升、产能扩增就是迫于这种压力的表现。"著名钢铁市场专家马忠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钢铁产业已陷入困局:原材料价格上涨,推涨钢材出厂价格,挤压钢材市场利润。而当钢价上涨,钢厂扩大产能,又会增加对矿石等原料的需求。中国缺乏原材料的话语权,最终行业利润被铁矿石供应商榨干。某一分析师对此表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国外建厂是出路
面对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中国钢铁企业一直在努力寻找出路,不过,它们大多局限于单纯的产业链内部操作。比如,各钢厂对钢铁产品进行提价、单纯的产能扩充等等。这种办法很难从根本上扭转中国钢铁业面临的不利局面。
目前,宝钢仍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钢企,它的困境也是中国整个钢铁产业的困境。宝钢做大做强,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对扩产增能路线的苦守。面对塔塔、浦项等国际钢铁集团对钢材市场的侵蚀,宝钢更可行的选择是,去开拓国外市场。
"这种开拓应不仅仅局限于去海外并购矿山,此前宝钢、武钢等实力强的钢厂在国外直接建钢厂就是最好的出路。这也是中国钢铁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张琳解释,"把制造中心转移到一些拥有丰富资源且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在海外直接建钢厂或与当地的企业合资建厂,不仅能够拓展国外市场份额,而且生产、加工等流程都在海外完成,这样诸如原材料短缺、贸易摩擦、低碳环保等问题也很容易迎刃而解。"印度塔塔、韩国浦项等世界钢铁巨头都正紧锣密鼓地在海外布局,扩大产能。而作为龙头老大,宝钢不应和国内同行一样,仅拘泥于应对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困局。
业内人士认为,面对中国钢铁产业困局,宝钢更多的是要跳出扩产增量的传统发展模式,应集中精力去国外开拓市场。通过提高国际竞争力来取胜。"中国的钢铁产业需要的是战略性开拓。"马忠普一语中的。
此外,业内人士还认为,国内钢铁业应辩证地看待铁矿石年度订价机制。铁矿石年度订价机制并非最有利于钢铁企业。当钢材价格走下坡路时,钢铁企业可能会被提前达成的高位年度铁矿石价格套牢。其实这种现象曾经发生过,2008年后半年,钢铁价格因需求的锐减一路下行,较高的年度长协矿价就曾把大部分钢厂置于亏损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