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调研时的表态引起了市场的广泛讨论。其中,“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既形成调控整体合力,又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始终合理把握政策力度”,被有关人士解读为“暗示短期内中国不会动用利率工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这一表述,不意味着将实施新一轮的宽松政策,短期看,货币政策仍然是在适度宽松的基调下有所偏紧。
多项政策叠加易致共振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是一个常规执行标准,之所以市场对于这一提法如此敏感,主要是因为不少机构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二次探底风险。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密集出台的一些政策,确实可能存在“政策叠加”的“共振”效应。
国泰君安证券的一位分析师指出,最近一个月以来,对房地产部门的紧缩性调控;整顿地方融资平台,收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严控信贷等一系列的紧缩措施,将会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他表示,目前的信贷额已经显示投资在快速下滑,因为贷款需求在萎缩,而基建投资和地产投资占总投资70%左右,因此,这两类投资的收缩将使得经济局部的过热迅速消解。为此,他认为,政策应当适当调整,否则将会压制经济走向偏冷区域。
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潘向东也认为,目前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同时出台,对经济的冲击力比较大,容易产生“共振”。他表示,多重政策叠加确实有潜在的危险。
中金公司宏观经济研究分析员徐剑则指出,如果一味紧缩,后续出台力度更大的房地产紧缩调控,而欧洲债务危机又进一步恶化,影响到实体经济而拖累中国出口,则将对经济有叠加负面影响。
不过,鲁政委判断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可能不会再出,但原有的政策不会松动。
宏观调控政策基调不会改变
有观点认为,“必须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重申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表态可能意味着“新一轮宽松的开始”。对此,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不会执行新一轮的宽松政策,最多是收紧的节奏放缓一点。他的理由是,“现在的经济没有达到很危急的状态。”
徐剑则指出,这一表态既不意味着政策将“不会收紧”,也不意味着将“执行新一轮宽松”。这一表态更多的是出于对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风险的关注在增加,谨防出现宏观调控“超调”。他认为,紧缩政策或许应进入观望期,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除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以及加息都可能将推迟,其他调控措施如对于抑制房地产泡沫极为重要的房地产新政,也需要增强灵活性和应变性,而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减轻,应该是我国实行资源价格改革和健全相关税收政策的良好时机。
鲁政委也认为:“在非常近的时间内,大约1个月之内,可能会导致一些政策的观望。此前大家预期在2季度的时候,可能会调整政策的基调,现在看,这种可能性不存在了。”
潘向东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基调不会改变。但他同时表示,如果经济增速有下滑风险时,经济还是要进行积极的扩张。但继续进行扩张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通胀无忧”。
国泰君安宏观经济分析师王虎则表示继续维持年内宏观调控政策“先紧后松”的判断。他认为,从3季度开始,政策将恢复宽松。这主要是在下调2、3季度GDP增速后,担心随着经济增速逐渐接近甚至低于10%,紧缩的政策必然要向真正的适度宽松来转换,从而换来经济增速的再次见底回升。
货币政策短期内仍将保持收紧
“不能因为短期股市下跌而影响大的格局”,潘向东强调。他认为,货币政策全年的基调是适度宽松,但短期肯定是偏紧。“现在如果不能把短期的通胀预期控制住,到4季度经济出现下滑时政策就很难放松,加之届时还可能有外部释放通胀的压力袭来”。而且,他认为目前货币政策不能放松的原因还有目前经济增长12%,已经有点“过头”。
徐剑的观点略有不同,他认为,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人民币升值和加息可能延后。他表示,面对欧洲债务危机导致美元强势,人民币已经随美元对欧元、英镑、以及其他新兴市场货币升值,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迫切性有所降低。此外,一季度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利率逐月小幅回升,3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年初上升0.26个百分点;同时3月份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也比年初上升0.21个百分点,再考虑到4月中旬以来二套房贷利率上浮1.1倍,总体贷款利率已经相当于有一次27个基点的加息。另外,国际原油和工业金属价格最近均已疲弱,预示国内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减轻。因此,加息也可能延后。
鲁政委则仍然维持此前对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判断:6—9月央行可能启动首次加息、年内最多加息1次;如果3年期央票不改为每周发行,则6月份存在再度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同时,5—7月份,人民币汇率弹性将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