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已非短期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所能解释,其间的诸多表象与潜在问题昭示着,近10年来中国原有经济发展方式——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正在走向终结,也昭示着中国新一轮以体制改革拉动经济繁荣的发展正在逐步到来。
与2005年至2007年的繁荣不同,2010年的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价格指数居高不下而增长动力不足的态势。
一方面,通胀和房价指数仍处于高位徘徊态势,过热似乎是2010年上半年的主要宏观经济特征。然而另一方面,随着银行改革红利和加入WTO红利的逐步消失,中国的投资增长面临后续融资不足问题,净出口在贸易壁垒和境外复苏乏力的压力下亦日益萎缩。继续处于上探态势的价格指数,已经呈现下行趋势的产出增长率,将构成2010年前三季度的基本经济运行特征。
这一令人惊讶的宏观经济走势,实际上缘于传统“反周期”宏观调控理论的破产——由于缺乏实体经济增长点,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2001年后的美国,还是2009年以来的中国,都在经济低迷期采取了放松或容忍流动性泛滥的政策。但随之而来的结局是,流动性自然集中于金融市场、房地产和大宗商品等具有金融属性的市场,资产价格泡沫化伴随着实体经济低位运行,最终造成政策面临进退失据的尴尬境地。
由此,中国经济在近10年来第一次呈现“伪过热”状态。
问题的严重性更在于,如果仍然按照“反周期”宏观调控逻辑,则表面的过热迹象必将造成紧缩性政策出台——恰如我们已经观察到的信贷规模控制、准备金率三次上调和房地产价格调控。但是,2009年的9.59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额,以及截至2010年4月末高达25.7万亿元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已经成为在今后5年间中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头顶的“悬河”。
但是,恰恰由于伪过热症状在2010年得以充分显现,在原有增长模式穷途末路的状态下,笔者预计,中国真实的结构调整将有望在2010年第四季度提前启动,这将推动一轮全新的经济增长周期——目的是促进消费的投资增长将维持短期经济增长率不下滑;财产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将维持消费幅度虽小但步伐坚定的增长。
事实上,由于体制性红利消失,投资拉动的政策资源几近枯竭——政府投资需要税收、土地出让金或信贷,而税收加大了实体经济负担,土地出让金加剧资产泡沫化,信贷会加剧债务压力。最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唯一选项。
由于资源禀赋差异,与西方世界依靠产业革命实现长期增长不同,30年来中国历次高增长均建立在体制改革基础上,且不到原有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就不会推动真实的改革。当前的经济运行状态已经预示着改革的来临,笔者预计,新一轮体制改革将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基调,并成为2011年推动稳定增长的基本动力。
一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将推动消费需求自主性上升。2008年底7000万返乡农民工和每年600万新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均表明中国人口红利仍未消失,47%的城镇化率说明还有6亿~7亿居民处于“低收入—低消费”循环中。提高工薪收入和农户经营收入,对低收入者实施货币性转移支付,压缩财政基建投资,是转变经济增长引擎的必要手段。
二是城镇化是维持投资引擎运转、推动私人部门投资占比上升的唯一选择。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相结合的城镇化将推动中西部工业化进程,同时增加就业岗位,且相对于大都市化是资本节约型发展模式,较少的财政投资可以提供更多且持久性就业机会,并最终形成消费上升。
三是改革财富分配模式,稳定经济主体收入预期。第一,减税以提高中高收入阶层可支配收入,补贴以降低低收入阶层生活成本;第二,改征地为租地,把土地出让金收入让利于原始土地所有者。
四是坚持人民币汇率渐进式升值态势,避免一次性重估在顺差收缩状态下出现贬值预期和资本外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