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超跌”的钢价,已使相当一部分钢厂和贸易商出现“暗亏”;另一方面是历史上少见的钢材高库存。这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看来,“是必然的结果”。
国际金融危机之时,钢材市场是“去库存”,经济回暖复苏后是“补库存”,库存增加是必然的。随着国内宏观经济重心由“促发展”向“调结构”转移,钢铁业进入一个阶段性调整,钢价“探底”性下跌,下游需求一时观望,钢材“高库存”问题就显得“扎眼”了。
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低钢价-高库存”是一个“矛盾极端表现”的阶段性问题,应当理性对待。同时,国内钢铁业多年来面对市场调整,始终“扛”字当头,以“硬挺”方式被动应对,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应尽快“内生”调节机制。
高库存问题:不要“数字来、数字去”
“对经济来说,数据很重要。但如果仅仅以数字来指挥经济,就会简单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对记者说。
据中钢协最新的报告称,5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五种钢材社会库存量合计为1578万吨,环比增加36万吨,升幅2.3%,在连续第二个月环比下降后又有所上升。而国内主要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的监测显示,7月初国内20多个城市的钢材库存量为1508万吨左右,同比增长74%至75%之间。
戚向东说,对钢材社会库存量的统计很复杂,数据之间难免有一些出入。目前的钢材库存总量在1500万吨至1600万吨之间,处于高位。“但重要的不是数字,而是如何认识”。
据这位钢铁业的权威人士分析,钢铁业是一个“中间体”,永远对应着宏观经济、上下游,不能就钢铁说钢铁。库存问题同样如此,不能就库存说库存。这一轮钢铁库存上升,是经济复苏的“必然结果”,否则就难以满足复苏带来的市场要求。全球业内都是这么一个情况。今年前5个月全球钢产量同比增29%以上,5个月内有4个月钢铁设备开工率超过80%。全球钢铁库存都在上升,这是经济复苏“补库存”的一个共同走势。
多位业内研究人士也认为,钢铁产量和库存量,是由经济总量和需求总量决定的,“这是根本的一条”。宏观经济回暖增长,钢铁库存周转量必呈增加趋势。不能简单地把“去库存”时的数字与现在“补库存”时的数字相比,显得增幅惊人,“这里面有不科学的地方”。某种程度上说,一定的钢材库存水平,是保持整体经济和市场稳定的一个因素。 钢价“超跌”有恐慌因素:库存“弹性”不足
自4月下旬以来,国内钢价不断下滑,不少品种的价格已接近或达到生产的成本线。这是宏观经济调整在钢材市场上的直接反映。于是,“低钢价如何顶住高库存”的问题突现,让人感到“风险重重”。其实,这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正因其阶段性,所以矛盾容易以“极端的形式”表现。
戚向东对记者说,市场的确处于调整之中,面临一定的压力,但目前的钢价水平已处在超预期下跌的阶段,“有非理性因素”,市场对政策的调整有“不确定性”预期,觉得难以把握,所以容易恐慌。从6月末的情况来看,国际钢价已比国内钢价每吨平均高出100美元,国内钢价的跌幅确实较大。目前,螺纹钢、线材、热轧产品等都已在亏损线上,一部分钢厂进入亏损区间。
在钢价持续下跌的同时,钢材库存的“历年规律”却出现了变化。据“我的钢铁”机构研究人员徐向春的观察,国内钢材库存的规律是,每年3月中下旬达到年度的高水平,然后持续下降,到12月前后形成一个年度低点,来年1月份、2月份又再次上升。但今年这个规律却出现了变化,3月份开始下降后到5月份却未持续下降,形成目前库存高企的状况。“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库存的弹性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目前货币的流动性依然较强,通俗点说就是“不差钱”,加上上半年通胀预期较为普遍,钢材存货的调整就显得有些“失灵”。
一些钢材市场内的人员告诉记者,虽然目前钢材贸易商手里的一些“倒挂”资源(进价高于市场价)让他们“很痛苦”,但库存是“滚着来”的,前期的低价库存还是可以“烫平”后期的一些损失,加上目前的信贷情况尚未对钢材流通领域产生明显的影响,贸易商的总体市场压力还不大。而一旦资金面“撑不住”了,那市场上就会出现一波“如山倒”的极端行情。
据中钢协人士的分析,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下游用钢产业的需求肯定有所减弱。不过,从总体而言,去年是“前低后高”,今年是“前高后低”,对钢材的总体需求还是较为稳定的。“只要宏观经济的总量放在那里,钢材消费就不会落到可怕的境地。”目前,由于钢材出厂价与市场价的“倒挂”未解决,贸易商一时不愿进货,下游用户也不愿增加库存,高库存风险正在向钢厂转移。
“硬扛”机制要改变:应“内生”主动调节的动力
正因为现在高库存风险向钢厂转移,钢厂渐渐逼向亏损线上,市场的目光也“盯”住钢厂,普遍的看法是:释放钢市风险的根本出路是“钢厂减产”。
记者在与一些研究人员讨论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处于市场调整的“紧要关头”时,钢厂往往选择“硬扛”,而不是主动调节。虽然“以销定产”说了好多年,一些“老资格”的“老钢铁”称之为说了“起茧”的问题,但就是没有落实的动力。
据业内专家分析,“硬扛”现象的背后是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产业集中度问题,由于行业分散,竞争过度,“谁都知道应该减产,但谁都不愿先减产”,先减产吃亏,先减产就会失去一块市场份额;二是行业门槛不一致的问题。中小钢厂人工、环境、资源等成本较低,有一个不合理的“边际”空间,钢价“嵌进肉里”它还能赚“最后一分钱”;三是行业周期性波动频繁,“振幅大、波段短”,即使钢价大落,“打得市场好痛苦”,但一般情况下1个月、2个月就过去了,“忍一忍、挺一挺、扛一扛”就成了惯性思维。
目前还是这种情况,“谁都认为钢铁应减产、连钢厂自己也知道要减产”,但实质性的减产举动还是“不多见”。只有钢厂真正感到库存“涨得要爆棚”,下游订单拿不到,每吨产品亏损300元以上,才会认真想一想实质减产的问题。但这种心态下的减产,依然是被动的“去库存”。
相关人士对记者说,其实,金融危机初期,国内钢厂第一次有了“调整看不到底”的感觉,在“前途茫茫”之中,只能“从自身做起”,调节供求,形成新的市场理念。后来,宏观经济很快复苏,这种机制上的转型没有完成,“忍一忍、扛一扛”的思维定式又“故态复萌”。
专家认为,内生主动调节的机制,对钢铁业十分关键。就眼下的状况而言,如果钢厂主动减产,一方面可以减少对上游铁矿石等原料的需求,在矿价形成机制转型的关键时刻获得一定的“市场主动权”;一方面主动调整钢材市场的供求关系,减少供给促进需求,稳定钢价,“何乐而不为”呢。看来,真正的“脱胎换骨”,还是需要真正的“市场历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