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全球经济数据不如预期,尤其是欧元区债务危机引发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担忧;国内有关部门对房地产泡沫的挤压也使得观望氛围浓郁,冲击了市场信心,加之钢铁企业没有节制地全力增产,导致钢材价格持续大幅跌落。据蓝格钢铁信息中心测算,今年6月末,全国钢材平均价格为4333元/吨(30个主要城市、五大品种),比今年4月末的价格水平下降11.4%,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
展望钢材后市,充满了种种变数,利多与利空因素交替变换,使得价格行情继续宽幅震荡。
政府如何应对经济增速回落,成为钢材市场最大变数
一些迹象表明,欧美国家巨额负债和财政赤字,以及此种状况下迫不得已的财政紧缩计划,严重冲击了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增长,使得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可能增大。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增速也出现回落,尤其是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后劲不足,更是增添了经济复苏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如何应对?已经成为钢材市场行情的最大变数。
一般分析认为,如果国内经济速度继续回落,世界经济真的出现二次探底,或者是经济增长预期恶化,今后宏观调控主主调:将是突出其针对性和灵活性,优先保增长、促就业,尤其是防止政策叠加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因此,预计下半年内中央不会再下猛药,同时加强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居民住房的投资力度,一些刺激国内消费的补贴政策延期或增加,甚至还有更强有力措施出台等。受其影响,钢材市场利空出尽后将会触底反弹,甚至是较强劲的反弹。
下半年国内产量如何?将直接影响钢材行情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钢材需求情况不错,并未出现糟糕局面,同时成本提高,但钢材行情涨势未能持久,遭遇环比持续跌落。分析原因,除了恐慌氛围蔓延外,国内粗钢产量大幅增加亦是重要方面。因此,下阶段国内粗钢产量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今后钢材市场价格水平。
下半年中国钢铁产能释放状况如何?主要取决于电力供应、企业亏损和铁腕淘汰落后政策效果。
如果下半年全国电力供应紧张,一些地区被迫拉闸限电,部分钢铁企业的生产势必受到影响,约束其产能释放。如果随着成本的增加,价格下滑,部分钢铁企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亏损。即生产越多,亏损越大。那么,钢铁企业被迫减产将会成为现实。再有就是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真的铁腕淘汰落后产能,也有利于平衡市场关系,在成本增加的基础上,推动钢材价格回升。
如果情况与此相反,在现有价格水平下,企业并没有出现真正亏损,所有钢铁企业电力供应获得优先保障,所谓“铁腕”淘汰落后政策执行起来软弱无力,钢材价格就会萎靡不振,甚至继续跌落。
主流(协议)铁矿石价格易涨难跌,提高钢材价格成本底部
虽然近期国内铁矿石现货价格有一定幅度跌落,3季度价格还有可能出现倒挂,但主流矿价(协议价格)走势如何?确实还有待于观察。
其实,世界矿业巨头铁矿石售价如何?最关注的并不是钢材价格走势,而是铁矿石的购买需求。今年以来,全球钢铁产量同比大幅增加。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今年前5个月,全球66个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为5.86亿吨,同比增长29.8%。其中5月份粗钢产量1.24亿吨,增长29.1%,超过了金融危机之前2008年同期水平,再次创下月度新高。全球粗钢产量大幅增长,当然使得铁矿石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只要世界总体钢铁产量不出现下降,特别是中国钢铁企业还在大幅增产,协议铁矿石价格就难以深幅跌落。况且,控制了全球80%铁矿石资源量和近70%海运贸易量的世界矿业巨头,占据了铁矿石的价格主导权,可以通过削减产量、控制海运市场、调节发货节奏等措施抬高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现在世界矿业巨头放言结束季度定价,实现全部现货价格,已经显示了这方面迹象,有可能正是今后推高现货价格的措施准备之一。现在所等待的,就是中国钢铁企业因为协议价与现货价倒挂,出现大量毁约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铁矿石的单一现货价格就会成为现实。随之而来的,将是现货价格的重新上涨。
由此可见,今后主流铁矿石价格易涨难跌,由此继续抬高中国钢铁生产成本。
进入下半年后,随着前期低价铁矿石的逐步耗尽,中国钢铁企业将开始面临真正的高生产成本时期,有些劣势企业,可能真的陷入生产越多,亏损越大的困境。这对于当前低迷的钢材价格而言,无疑也是一个很大变数。
抄底资金何时入市?引发市场心理和市场行为重大变化
一切都在变化之中。确实,目前钢材市场恐慌和观望气氛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中美两国经济下半年共同放缓,经济二次探底疑问增强,投资者普遍认为利空尚未出尽,价格尚未跌够,因此各方面的“抄底资金”迟迟不愿入市。
如果价格行情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跌落,政府应对、企业生产、亏损状况都将随着改变,从而刺激“抄底资金”大规模入市,势必引发投资者、贸易商、生产厂家市场心理和市场行为的重大变化。一夜之间,价格行情局面有可能根本性改观。对此,要予以高度警惕。
热钱大规模进入,期货市场推波助澜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以后,人民币开始步入升值,尤其是对美元的升值通道。预计今后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小幅渐进过程。这种局面有利于出口企业平稳过渡,但其副作用却是持续不断地产生升值预期,刺激国际“热钱”的持续进入。国际“热钱”进入中国,在未撤出之前,主要流向期房市、股市和期货市场,加大流动性结构过剩。巨量资金在相关市场推波助澜,兴风作浪,由此产生了钢材行情的更宽幅度的震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