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市场的蓬勃发展,正吸引全球巨头的目光和行动。“2009财年,我们54%新订单来自亚洲,而中国又是其中的焦点”,2010年5月11日,西门子奥钢联CEO沃纳·奥尔(Werner Auer)在德国埃森的西门子奥钢联第四届冶金与采矿技术全球媒体峰会上表示。
西门子奥钢联的前身,是位于奥地利林茨市的奥钢联工程技术公司(VAI),它是钢铁和铝工业领域全球领先的工程设计和冶金设备制造商,提供完整的炼铁炼钢和铝业生产技术,包括烧结、炼铁、炼钢(电炉、转炉)、连铸、轧制、自动化以及节能和环保技术。全球70%的钢厂采用由奥钢联输出的冶炼技术,其在世界冶金工程技术市场的份额达到了25%
该公司2005年被西门子兼并,成为西门子奥钢联冶金技术部,隶属于西门子工业解决方案集团。
中国钢铁市场的勃兴
世界钢铁协会称,2009年全球钢铁需求下滑7%,而中国在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际,钢铁需求仍增长了25%。而2010年全球需求增幅预计将达到10%,中国钢铁需求预计将继续增长10%左右,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将占到2010年全球钢铁需求的60%左右,2009和2008年分别为58%和50%。
英国钢铁咨询公司麦普斯(MEPS)则预计,2010年全球钢铁产量将增长11%至创纪录的13.5亿吨。其中,中国钢铁产量预计将增加7.3%至6.09亿吨,中国约占据了50%的全球钢铁需求。
奥尔表示,金融危机爆发后,加速了新钢铁生产中心的建立,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则来自中国和印度。美国、欧洲、日本等全球技术领先国家更关注具有高度灵活性和优质、安全、环保的产品,他们对性能的要求更高。而中国和印度因为大规模的基建项目规划,则更需要简单和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更关注产品价格及性价比是否更高。但毋庸置疑,中国和印度市场具有强劲的增长率,据西门子奥钢联数据显示,仅这一块的市场容量就达到112亿欧元,而发达国家的高端需求市场容量为37亿欧元。
“要想在未来5年取得成功,必须赢得中国、印度、巴西和中东等市场”,西门子奥钢联铸造及轧制业务负责人戴伟(TimDawidowsky)表示。
奥钢联的中国战略
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增长数据,给予了严谨的德国人戴伟更多的信心,来自西门子奥钢联的数据,2009年中国和印度的产业市场规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12%和3%,而到2015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增长至25%和8%。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戴伟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冷静,他认为,要发掘本地市场的潜力,就必须进行四方面的变革:分享增长潜力、作为本地市场的参与者具有发言权、开发能够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技术和保持竞争优势。
目前西门子奥钢联在中国上海、太仓已经建成3个制造基地,拥有员工1380人,在印度孟买建成1个制造基地,拥有员工760人,很显然,西门子奥钢联已经为未来奠定了良好基础。而未来2至3年的时间里,西门子奥钢联将倾注3500万欧元的投资,用于借助中国和印度市场平台扩充的产品组合。
但是,市场的火热,也引发了剧烈的竞争。
最近,西门子奥钢联的集团公司——西门子工业解决方案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威格曼(JensMichaelWegmann)对某媒体记者表示:“金融危机之后,钢铁设备市场已经完全不同。仅有的那几个大项目,所有人都在拼命争。我们只有聚焦于服务与现代化升级,才能够在危机中抢占市场。”
“市场和客户无法收买,只能靠赢取”,西门子奥钢联铸造及轧制业务负责人戴伟戴伟表示。
面对正在崛起的本土竞争对手和其他国际大公司,西门子奥钢联无法掉以轻心,与西门子奥钢联共同占据全球50%以上市场份额的SMS集团和DANIELI集团业务范围已经延伸到中国更多高端市场。与中国国有钢铁公司之间保持稳固关系、且重点在金砖四国扩展客户群的中冶集团,以及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等企业,都是未来西门子在中国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备注:
西门子工业解决方案集团旗下包括西门子奥钢联、西门子水处理技术和工业技术三个核心业务部门,全球员工数量超过3.1万人,2008财年订单总额达84.15亿欧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