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骄阳,中国经济却有降温迹象。《第一财经日报》在7月份启动了对中国经济下半年走势的大调查。
经过对各大行业的调查显示,下半年经济增速放缓已成定局。
这一调查结果得到了最新公布的7月PMI指数的部分佐证。而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中国经济走势。
进入7月份以来,有关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的讨论骤然升温。这其中暗含的一个逻辑是,如果中国经济出现二次探底,保增长将“击败”调结构,再次占据主导地位,刺激政策次第出台,包括地产调控、落后产能等政策将再次落空……
对扑朔迷离的宏观经济进行预测,向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财经日报》将目光聚焦在微观的公司行业面上,从第一线把握宏观经济的脉动,因为第一线最具有活力,也最能代表经济的真相。
此外,我们还探讨了下半年的信贷资金投放、通胀预期管理、人民币升值等热点话题,分析种种变量可能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在产业领域,我们选取了钢铁、汽车、地产、纺织、航运、零售、粮食这七大样本行业,这些行业在GDP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又代表了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报道选择的切入点是指数,因为单个公司的表现不具备典型性,不能全面反映一个行业的景气状况,而经过统计、编制后的指数,其走势最能代表一个行业的景气度。
从上述各个行业的报道来分析,我们可以基本得出如下结论:首先,下半年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不少公司的管理层都表达了足够的担忧,这些不
确定性包括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欧洲债务危机蔓延、通胀压力加大、地产调控走向等;其次,中国经济应在“保增长”与“调结构”间取得平衡,如果突出前者而忽视后者,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痼疾将仍然存在。
经济增长放缓
房市、车市,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里,大部分时间扮演着“拉动者”的角色。而最新的调查显示,这两个市场已经从亢奋走向了疲软。
调查显示,钢铁、纺织、粮食、航运等行业下半年也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尤其是钢铁行业难改颓势。
中储粮全国原粮收购价格指数显示,从今年1月初到7月15日,该指数涨幅达到20%。其中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价格上半年都创下了历史高位。这无形中给下半年带来了不小的通胀压力,为政策调整带来了难度。
在航运方面,虽然国际干散货航运景气度的波罗的海指数(BDI)近期出现反弹。但业内人士指出,航运业的产能过剩依然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且集装箱航运面临着需求可能放缓的压力。
这些行业的相关人士接受本报采访时普遍表示,在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欧洲债务危机蔓延、通胀压力加大等影响下,下半年仍然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政策左右未来走向
从上述各个行业的调查可判断出,接下来的政策选择将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局面,任何调整都将对未来经济走势产生较大影响。
于是,房地产调控是否放松、下半年是否加息、信贷投放数量、人民币汇率政策等,都将面临经济形势的考验。
尽管最新的数据显示,7月份购进价格指数继续回调,为50.4%,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表明价格压力逐渐在缓解。
但由于国内仍然处于“负利率”状态,“炒房”、“炒有色金属”、“炒大蒜绿豆”等现象仍然潜伏在民间投资领域,这直接表现为储蓄存款向这些高收益“资产”的“搬家”,从而带来了不小的通胀风险。
澳新银行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的通胀还未达到峰值。第一,PPI仍然处于较高的位置,未来几个月内,其对CPI的传导效应仍较强;第二,由于南方洪灾形势严峻,食品价格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此外,随着最低工资在全国范围内的提高和制造业部门工资的上涨,国内需求仍将保持强劲,这也将对通胀产生一定压力。
事实上,包括上海在内的国内各主要城市,在面临经济下滑的情况下,仍然不敢对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所松动。据有关报道,部分城市下半年或许还会出台更加具体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这对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带来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