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个月,附加值较高行业快速增长,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回落,中部、西部地区消费、投资和工业增速均高于东部地区
张平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时表示,下半年将重点做好八项工作:一是立足抗灾救灾,努力夺取农业丰收;二是着力扩大居民消费,保持内需稳定增长;三是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四是下更大力气抓好节能减排;五是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力促发展方式转变;六是大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七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八是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民生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8月26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时说。
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50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正在加紧建立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在介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新成效时,张平表示:
自主创新步伐加快。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继续完善,各级政府和企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重大科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中科院知识创新三期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材料服役安全评价研究设施等项目启动建设。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为重点的50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产业结构积极调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国内旅游人数达11亿人次,旅游收入增长20.6%;电信业务总量增幅达到21.4%,影视、动漫和出版等文化市场持续旺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深入推进,工业结构继续优化。前7个月,附加值较高的机械、电子行业生产分别增长22.7%和19.3%。
节能减排成效显现。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由一季度的19.6%回落到前7个月的16.2%。截至7月中旬,全国共淘汰小火电机组1071万千瓦,提前完成全年任务。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上升0.09%,其中二季度同比下降,扭转了一季度上升态势。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下降2.39%,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0.22%,增幅比一季度回落近1个百分点。
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推进。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各项任务已全面部署,在减征企业所得税、资源税改革、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加强扶贫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前7个月,中部、西部地区消费、投资和工业增速均高于东部地区。
抗灾救灾形势严峻,管理通胀预期压力较大,一些农产品价格仍会高位运行
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
张平提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
抗灾救灾形势严峻。入汛以来,全国范围连续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造成了严重的洪涝、泥石流灾害,受灾范围之广、灾害损失之重均为历史罕见,防汛抗灾任务十分艰巨,加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全年粮食稳产增产面临较大困难。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十一五”前四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6%,年均降幅为4.2%;要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今年全年还要再下降5.2%,时间紧、任务重。同时,二氧化硫减排量虽然已在去年底完成了目标,但今年上半年排放量有所增加,对此不能忽视。
管理通胀预期压力较大。下半年一些农产品价格仍会高位运行,输入型通胀压力依然存在,而游资炒作和各方面对价格变动比较敏感,也会放大市场对价格上涨的预期。目前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结构调整任务更加紧迫。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较大等问题,越来越影响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此外,在就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服务、安全生产等领域仍存在不少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这些都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下半年将着力扩大居民消费,进一步增加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张平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要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
下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立足抗灾救灾,努力夺取农业丰收:二是着力扩大居民消费,保持内需稳定增长,进一步增加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强通胀预期管理,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四是下更大力气抓好节能减排,确保实现目标任务;五是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力促发展方式转变;六是大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七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八是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民生,不断改善居民生活。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健全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