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政府的大规模放贷刚刚过去,很多不良贷款尚未显露出来。工商银行周四说,该行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的贷款中只有0.02%成了不良贷款。该行没有披露这类贷款的更多信息
据华尔街日报8月27日消息,中国的大型银行开始减少对地方政府项目的贷款,在应对金融系统风险和保持基础设施建设潮的资金流动之间谨慎地保持着平衡。基础设施建设潮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支撑。
地方政府申请贷款(通过其成立的预算外企业)、建设公共工程项目的意愿帮助推动中国度过了全球金融危机。不过,监管机构警告说,表外贷款宽松的标准将会产生坏帐,近几个月一直在收紧放贷规定。
与此同时,北京称,地方政府贷款支持的大部分项目都是必需的,最终事实会证明也是可行的,中资银行依然是盈利的。周四,中国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公布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27%,至人民币846亿元(合124.4亿美元)。另外一家大型国有银行中国银行的收益也同比大幅上升27%,至人民币520.2亿元。
政府治理地方政府贷款的初步结果也开始显现。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对记者说,截至6月底,地方政府支持的企业从该行申请的贷款未偿还额下降至人民币4,197亿元,较去年12月减少了46亿元。该行贷款总额同期增长9.8%。
建设银行本周早些时候公布了收益。该行说,自去年12月底公布了风险敞口以来,截至6月底,该行向地方政府实体提供的贷款减少至约人民币5,800亿元,减少了约685亿元,减幅11%。
位于北京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王雍君说,这对地方政府来说真的是一次软着陆,这样做并不是为了禁止这些实体筹资,而是让它们以一种更正规的方式筹资,未来很长时间,中国地方政府都会有巨大的融资需求。
随着中国刺激计划的影响减弱,中国的复苏已经开始放缓,政府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一方面要应对过去一年的放贷潮所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要在全球经济不断走软之际保持增长。政府正谨慎地行动,原因是地方政府在经济中仍扮演着无法很快被取代的重要角色:它们的贷款为中国大部分刺激项目提供了资金。尽管由于对地方政府贷款的审查变得更为严格,基础设施支出的增长今年有所放缓,但北京却努力避免在项目完工前中止项目。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国经济专家劳福顿(Barry Naughton)上周在上海的一个学术会议上说,央行已经采取措施限制信贷的增长,并修复看起来对金融系统造成的相当严重的损害。
然而,即使是在银行得到清理后,在其资金支持下的政府赞助企业的大幅扩张仍可能继续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劳福顿说,这很可能会造成经济领域中的更多资源流入国有企业而不是消费者的口袋──与政府声称的提高居民收入的愿望背道而驰。
眼下,对地方政府的大规模放贷刚刚过去,很多不良贷款尚未显露出来。工商银行周四说,该行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的贷款中只有0.02%成了不良贷款。该行没有披露这类贷款的更多信息。
据官方估计,截至2009年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的贷款中未偿贷款额为人民币7.38万亿元,与中央政府全部官方未偿还贷款大致相当。北京说,融资公司是为有益目的服务的,问题的规模在控制中。
包括财政部在内的四部委上周联合下发通知说,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确存在一定风险,但目前整体风险可控,不会形成系统性风险。通知说,多数贷款项目能够产生稳定、充足的现金流量,可覆盖贷款本息。
北京还基本保持了地方政府企业利用债市的途径的开放,这也显示出打击的力度并不大。6月份,发改委暂停审批这类企业的债券发行,不过之后不久发债重新开始,并且以较快的速度持续着。
本周,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发行七年期债券,筹集了人民币20亿元,这笔资金将用于澜沧江上的一个水电项目。该公司是云南省在铁路、发电、林业等领域的控股公司。该公司说,今年将筹集总额人民币100亿元资金,用于发展当地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