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报道环渤海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成渝经济区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等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成果今日亮相,通过了专家验收,标志着战略环评基础性工作总体完成。五大区域产业发展与生态安全的矛盾和潜在风险有哪些,如何破解区域资源环境约束,逐步扭转规模盲目扩张、结构重型化依赖、空间分散蔓延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都可从环评成果中找到答案。
环境保护部于2009年初组织开展了五大区域战略环评。五大区域涵盖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7个地级市和37个县(区),国土面积111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5,涉及石化、能源、冶金、装备制造等10多个重点行业。开展地域范围如此之大、行业覆盖如此之广的区域性战略环评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当前,区域性、流域性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由此引发的大量矛盾和纠纷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五大区域战略环评通过全面分析区域产业发展与生态安全的矛盾和潜在风险,明确了区域生态环境战略性保护的目标、生态底线和准入标准,规划了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供了方向、原则和实现路径,构建了从源头防范布局性环境风险的重要平台。同时,围绕把五大区域建设成为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示范区域的总目标,五大区域战略环评提出,努力破解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与生态安全格局、结构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两大矛盾,优先落实产业升级政策、优先保证环保投入、优先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确保生态功能不退化、资源环境不超载、排放总量不突破和环境准入不降低四条红线。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要全面推动五大区域战略环评为国家宏观决策服务。首先,努力为国家“十二五”宏观决策做好参谋。从环保角度提出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打破行政区划优化区域产业布局,避免重化工产业临海、临江、临河遍地开花;第二,切实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生产力布局提供支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五大区域重点产业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性意见,引导好区域生产力布局;第三,真正为重大开发建设环境准入严格把关。把五大区域战略环评成果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区域产业规划环评,严把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从源头防范区域性环境风险和中长期生态风险。
时评:环评必须硬起来
尽管《环评法》实施多年,但确保战略环评、规划环评能够从纸面走向实践,还需要更多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撑
导致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的吉化是首批国家环境友好企业之一,而造成沱江污染的川化在当地也是环保水平领先——单个环保模范却酿成重大环境事故。如此怪状,时有耳闻。
事实上,重要江河重化云集,多个污染项目扎堆,布局性、结构性的不合理导致的环境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项目环评所能解决。9月15日五大区域战略环评报告亮相,意图就是解决这些悖论与难题。
从五大区域近年产业发展态势与环境演变趋势看,部分区域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已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生态风险凸显。如不及时优化、引导和调控,将可能进一步恶化环境质量,威胁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区域战略环境评价,势在必行。
应当提醒的是,与项目环评一样,战略环评也只是解决环境污染沉疴的一种书面警示。
记得几年前,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国家生态功能区划这些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报告问世之际,好评如潮。然而,如今回头看看,究竟有多少地区在招商引资之前细细研读过这些报告?又有多少项目在与区划冲突之后主动下马,为生态保护让路?谁也说不清楚。由于缺乏法律层面的硬约束,这些规划报告往往尴尬地束之高阁。
环评必须硬起来,首先要明确战略环评的法律约束力。虽然《环评法》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如何保障战略环评、规划环评能够从纸面走向实践,还需要更多的法律保障。
其次,各级政府对其意义要有充分认识,要以对区域发展负责的精神将指导意见应用于实践工作,将眼光放得更远。如果说对策建议中“确保环保投入的增加,优先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考验的是政府的执行能力,那么削减重化企业数量、不降低环保准入门槛,可能还需要政府面对短期经济下滑等困难的勇气。而尝试构建跨流域、跨行政单元、前瞻性的环境综合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以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长效机制,想法当然非常之好,但如果协调不当,放任各地各部门各取所需,就可能流于空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