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矿石季度定价模式实行将近三个季度的时点,中国钢铁行业开始公开探讨以价格指数为基准的定价模式的发展和修改思路。
在昨天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钢铁原燃料市场高峰论坛”上,中钢协及业界代表对更能反映真实市场情况的“中国式指数”展开讨论。讨论的焦点从原先的“是否应该实行指数化定价”,变成了“如何使指数更加合理”。
原宝钢集团铁矿石价格中国谈判团首席代表、上海兆信恒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顺认为,在矿石长期供不应求、而国际资本又非常充裕的背景下,作为唯一未被金融化的大宗商品,铁矿石价格的指数化是大趋势,中国钢铁业也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中国有必要制定自己的矿石指数。
对于指数定价,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反复表示,定价模式仍然处于供需双方的博弈之中,发展方向尚有待观察。他认为目前用于定价的主要矿石指数——普氏指数在定价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上存在诸多问题,并让钢材价格的波动越发频繁。但是,对于业内广泛关心的“中国指数”进展如何,罗冰生只是谨慎表示“正在研究”。
在业界反复探讨如何谋求合理权益的时候,高企的矿价已经让钢厂不堪重负。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思明直言,在钢铁主业持续无法获得良好业绩的局面下,南钢已经决定在“依托主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非钢产业,比如矿业、贸易、钢材深加工以及期货交易。
根据中钢协的最新数据,1-8月,77户纳入统计的大中型钢企实现利润579.18亿元,销售利润率2.92%,仍在低利润状态中徘徊。“钢铁企业已经从原来的老板变成了打工者。”杨思明在会议中直言,目前的钢企正从“盼涨价”变成了“怕涨价”,因为钢价上涨,矿价指数也会马上大幅度上升。
一位钢铁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虽然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进程在加快,但由于目前极少有钢企的钢铁主业令人满意,因此若没有其他非钢资产的注入,“如矿产资源等”,仅仅主业的整合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很有限。
也正因为如此,以南钢为代表的众多钢企正在努力谋求转型。杨思明直言,南钢已经决定“抽调一部分精兵强将来从事其他领域的开拓”,矿产、贸易、房地产、金融业务等皆比钢铁主业更具盈利能力。“南钢5月份在安徽收购了安徽金黄庄矿业有限公司49%的股权,一年95万吨产量的小矿山而已,盈利能力就已经要占到整个南钢盈利的一半以上。”杨思明略显无奈地表示。
事实上,向非钢产业进军已经是开始被众多钢企实践。首钢、宝钢等多家钢企都已经进军汽车零部件领域,尽力开拓业务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