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李波表示,人民币过快升值中国不可能接受,“十二五”期间人民币汇率会接近均衡,大约在5-6之间。 中国外汇增长较快,央行为了购买外汇被迫释放了大量流动性。李波表示,如果央行不购买外汇,人民币汇率将会大幅升值,这是不可能接受的。中国货币政策是多目标的,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大致平衡。人民币大幅升值会严重影响出口行业、就业以及经济增长。“自2005年7月开始人民币汇改以来,逐渐趋向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已经建立。现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减弱,一年升值预期3%左右,是可以承受的,同时这种温和的升值也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趋向均衡,预计“十二五”期间人民币汇率接近均衡。”他进一步解释,“由于存在很多前提假设条件,很难界定哪种模型的均衡汇率更加科学。我们可以不用管均衡汇率,人民币汇率要逐步灵活、如果人民币汇率偏离基本面的话,要逐步趋向基本面,但由于存在投机因素、热钱因素不能让偏离幅度太大,而是有管理的浮动,即设定一个汇率管理波幅。未来理想的情况是,如果汇率超过波幅就出手干预,在范围之内则不干预。”另外,201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外汇储备必然会带来通胀压力、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李波表示,中国外汇储备多有体制原因既包括由于中国长期依靠出口投资的结构性因素,也包括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的高储蓄率、顺差不必然造成美国流动性,美国也应该从内部找原因。中期看最直接的方法是人民币走出去。 1996年,中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考虑到存在热钱、货币危机的风险问题,资本项目可兑换则一直非常谨慎。李波表示,“在经历了第二经济大国、第一出口大国、第二进口大国、外汇储备大的情况下,2011年,可兑换对中国来讲时机非常好,当前是加快推进人民币可兑换的好时机,今后2-3年资本项目可兑换要走出一大步。十二五期间实现人民币基本可兑换。”他同时表示,可兑换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开资本流动,可兑换后可以有很多名义(如反洗钱、宏观审慎的名义)管理跨境资本流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曾撰文表示,在特定情况下适当管制措施是合理的,并不是不可以管制。李波表示,截至2010年12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累计5000多亿元,占全年贸易总额的2.5%。在现有国际化情况下,预计2011年年人民币贸易结算占比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翻番,升至5%以上,2012年有望超过10%。 2010年中国2.5%的进出口贸易是由人民币结算,也已经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跨境投资试点等,人民币已经朝国际化迈了很大一步,可兑换是渐进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