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旋律。在“2011(第二届)中国钢铁规划论坛”上,来自发改委、工信部的有关人士谈及“十二五”期间对钢铁行业的发展规划,言必及布局和升级。
据透露,国家正在编制和实施的18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中,涉及钢铁工业的正是“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和“工业转型和升级规划”,“十二五”期间,钢铁业产能将以东北、华北、华东减量调整,中南、西南等量淘汰,西部适度增量的区域布局脉络进行发展,形成100家左右的区域钢铁集团。
形成100家左右钢铁集团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冶金建材行业的要求,钢铁工业将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优化品种结构,在品种开发,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进展。在重点产品发展方面,钢铁行业将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强度机械用钢等关键钢材品种;在技术发展方面将重点支持非高炉炼铁洁净钢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在节能减排方面,将重点推广能源控制系统技术、高温高压干熄焦余热综合利用、烧结烟气脱硫等节能减排技术;同时要加强原料基地建设。
另外,工信部提出钢铁业在“十二五”期间的首要任务就是兼并重组。前10家钢铁集团的产能比例从目前的48%提升至60%,并培育3-5家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6-7家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同时,工信部提出要处理好跨区和区域内重组的关系。计划到2015年,全国形成100家左右的区域钢铁集团,大省4-7家,小省1-2家。而目前我国有2000多家单纯轧钢厂。
而控制总量仍然是“十二五”期间钢铁发展的主旋律,钢铁业仍将被限制新增单纯扩大产能。而以区域划分,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将进行减量调整,增强创新;中南、西南则遵循等量淘汰,改造升级的发展原则;西部地区则要适度增量,跨越发展。
城市钢厂将选择性搬迁
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国家未来对钢铁业的调控更多的将是布局的整体把握。未来产业布局的基调是:主要依托国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中西部资源地布局;主要利用进口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沿海沿边地区布局,有序推进城市钢铁、有色、化工企业环保搬迁,引导生产要素集聚,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以产业园为载体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业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
“钢铁业的沿海布局,这是行业里面一直呼吁的。”在布局原则中,最吸引行业内人士的是“有序搬迁城市钢厂”。根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统计,全国70多家大中型钢厂,位于省会及直辖市的有20家,城市钢厂39家,2009年城市钢厂的钢铁总产量达2.28亿吨,占大中型钢厂总产量的39.5%。发改委有关人士称,所谓“有序搬迁城市钢厂”,就是说不是所有城市钢厂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进行搬迁。
城市钢厂的搬迁是不少钢铁大鳄的“心病”。宝钢集团战略规划总监吴军就在会上公开表示:“宝钢未来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让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更需要宝钢。”一组数据印证了吴军的担心,2005年至2008年宝钢产值虽然从1275亿元提升到了1610亿元,但占上海工业规模企业比例却从7.56%下降到了6.28%;与此同时,宝钢的用能量占上海工业规模企业比例则一直高达25%以上。“北京奥运会,首钢搬迁了;上海世博会,浦钢搬迁了;广州亚运会,广钢搬迁了,下一个被搬迁的将会是谁?”吴军感慨道,“十二五”期间,宝钢面临的不仅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
对此,发改委有关人士直言——并非所有城市钢厂在“十二五”期间都需要搬迁,未来发改委将制定城市钢厂搬迁的五大条件,只有满足条件的钢厂才有在“十二五”搬迁的必要。对此,工信部有关人士也表示,未来城市钢厂搬迁将遵循三个思路:尊重地方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尊重企业的实际,如钢厂能和城市协调发展,就不需要搬迁;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城市需要的城市钢厂存在方式。
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宝钢所担心的整体搬迁在“十二五”期间应该不会成真,但宝钢的特钢事业部,也就是原先的上钢五厂可能会在未来5年内面临搬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