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
房地产行业谋求“过冬”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称,2012年将是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行业最艰难的一年。行业利润急剧萎缩,中小企业破产可能激增。不过,它又认为,房价仅止于略有回落,总体降幅不会很大,因为“调控的难度在不断增大”。
此份名为《房地产蓝皮书》的研究报告已经延续了9年,具体由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担纲,旨在追踪我国房地产市场最新资讯,“深度分析,剖析因果,谋划对策,展望未来”。
蓝皮书称,去年,中央政府为调控房地产市场,行政与市场手段并用,“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全面升级,政策及措施空前严厉,力促房价合理回归。在此情形下,房地产逐渐减缓了步子,降低了温度。
2011年1月国家出台了“新国八条”,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文件。从国家层面第一次要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房价过高且上涨过快的城市实行限购政策。
其后,全国共有46个城市实施了限购政策,有些较中央要求更严格、更具体,在一定程度上演了“升级版”。交易量增速应声而下。与此同时,房价上涨势头初步遏制,观望情绪弥漫。
在此情况下,房地产企业业绩出现分化,行业生存状况日益严峻。尤其是货币政策紧缩、信贷受控给房地产企业压力尤大。部分小企业资金链紧张,为求一时之缓,不得不“断腕求全”。也有一些小企业熬不过去,甚至关门。
经历2011年房地产交易量的持续低迷后,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选择是,要么降价销售,要么囤房囤地。但当前房地产开发销售环境不同于2008年金融危机初期,当时土地购置多发生于2006年以前的低地价时期,房地产的降价空间大,大幅降价仍能保持可观盈利,而当前房地产开发土地购置大多发生于2009~2010年的高地价时期,房地产品降价空间小,降价可能出现企业亏损。因此,当全行业因为市场低迷而盈利下降时,中小企业将面临艰难境遇,获利空间缩小,亏损现象将不断扩展。
谋求“过冬”
蓝皮书指出,在冬天来临时,房地产企业有由“竞争”转为“竞合”的趋向。大量开发商采取联合拿地的方式,一方面满足开发企业分散市场风险、破解资金困局的需求,另一方面保证了开发企业规模增长的要求,以及通过拿地获得今后开发收益、合理配置公司资产等目的。
以北京为例,2011年全年北京市公开市场共成交住宅类地块60宗,企业联合拿地达到17宗(其中三、四季度分别为6宗和5宗),联合拿地比例接近30%;而在2011年出让的总价超过10亿元的14宗重点住宅地块中,有11宗地块为合作取得,开发商抱团现象明显。
另外,众多房地产延续前年动作,加速转型,寻求行业内的新增长点抑或开拓行业外新领域,寻找突围之路。
近年来,参照成熟经济体房地产业发展路径,标杆开发企业纷纷进入商业地产领域并加大对持有型物业的投资,而频繁的商品住宅调控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就连原本多次重申将持续专注于住宅开发领域的万科也于2009年年底宣布进军商业地产领域,目前万科旗下在深圳、上海、东莞、西安、北京等地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总投资额已超过200亿元。
根据“十二五”规划,自2011年起的5年内全国将新增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其中绝大部分将以新建的形式供应。对地方政府而言,无论是从减轻资本金筹措压力还是从加快供应速度的角度出发,都欢迎开发企业参与保障房的配建或代建。目前,万科、恒大、绿地、龙湖、远洋等大部分一线开发企业均已大规模参与保障房建设。
作为民生工程,保障房代建环节的微利显然不足以形成驱动企业进入的力量。为推动保障房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在政策上设定了一定的激励机制,包括信贷支持和土地政策的倾斜以及其他方面的补偿。因而,企业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除完成用地出让中配建的要求外,多从拓宽融资渠道、培育或维系政府关系的角度考虑。如当前各地方的城投公司及地方国有开发企业希望依靠地方融资平台缓解自身资金难题。
与2009年、2010年众多“不务正业”的央企、电商、食品企业疯狂涌入地产业的行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2011年起,多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企业开始涉足其他行业,许多非地产主业的企业纷纷削减开发投入甚至退出。
2011年,北京有217家外资房地产企业退出市场,全年有473家房企在北京注销。在部分热点城市,一些开发商退出房地产市场。截至2011年年底,已有水井坊、宏达股份、恒顺醋业等16家“涉房”的非房地产上市公司撤离楼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