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在维也纳召开的第161次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作出了一个异常但又不出意料的决定——维持现有日产3000万桶原油的产量限额不变。在经济形势不明朗、未来需求难测的大背景下,欧佩克选择边走边看。这是一个理想的折中方案,既掐断了欧佩克内部两大派系之间的冲突继续升级的可能,更规避了欧佩克贸然行动可能面临的种种风险。
欧佩克选择“不作为”
欧佩克会后发表公报宣布,在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和油市前景进行评估之后,欧佩克决定在下一次部长级会议(12月12日)召开前,维持现行的3000万桶/天产能限额不变。
今年二季度以来,受沙特大规模增产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国际油价跌势明显。纽交所原油期货价格已由3月上旬每桶105美元的高点跌至目前82美元左右的水平,同期布伦特期货价格也大降30美元,现已跌破100美元关口。
通常情况下,欧佩克会在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时候通过减产调整油价,以保证成员国的石油出口利益。彭博社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10年,每当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前3个月油价跌幅超出10%,欧佩克总是会作出减产决定,此次油价跌幅已超过20%,但欧佩克选择了“不作为”。
按照欧佩克的官方说法,维持限额目标不变是为了避免伤及脆弱的世界经济,将给世界各原油消费国吃下一颗定心丸,即不必担心对经济有直接影响的能源产品价格会变得更加昂贵。但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同时承认,当前市场确实存在“供应过量”的现象,并强调“维持产量事实上就是敦促成员国酌情减产”。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欧佩克5月的原油日均产量已达3158.2万桶,超出限额近160万桶,沙特单方面增产是造成欧佩克超产的主要原因,而业界认为160万桶只是个保守数据,实际超产量远超这个数字。但亲西方的国际能源署(IEA)在13日发布的最新月度石油报告中坚持认为,目前市场的供应“充足”但并不“过量”。
不过欧佩克作出的反常决定并未让业界感到意外。会议召开前,不少预测机构及媒体已判定欧佩克不会修改产量限额,这一预期一度导致14日早间会议结果尚未传出,纽交所的即时原油期货价格却已跌至8个月来的新低,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更是以每桶97.13美元创下17个月来的新低。
美联社说,在本轮油价问题中,欧佩克的作用显得非常有限,即将发生的希腊大选、伊朗原油禁运,甚至是美联储即将召开的会议对油价的影响似乎都将超过本次欧佩克部长级大会。
事实上,欧佩克对油价的影响力毋庸置疑,目前全球80%的已探明石油储量及1/3的原油供应均来自这个由12个国家组成的石油卡特尔,但施加这种影响力的前提是对需求的正确把握,而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扑朔迷离,未来的能源需求充满不确定性,这使得欧佩克很难做出大胆的产量调整,维持产量不变是一个折中的选择,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事实上,在市场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不作为”也是欧佩克的一贯做法。
欧佩克在公报中也强调,接下来该组织将密切跟踪全球经济形势,一旦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将召开紧急会议,且各成员国已做好迅速采取行动的准备。而据科威特石油部长侯赛因透露,迫使欧佩克召开紧急会议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布伦特油价下滑至每桶90美元以下。
目前各方关于油价的预测不一,但看跌的占据多数,其中最悲观的预测来自瑞士信贷。这家瑞士投行在其13日发布的报告中称,如果欧元区经济继续恶化,并再度引发信贷危机,布伦特原油期货将跌至每桶50美元,且未来几年难以超过80美元。
内斗不断引关注
关于减产与否,欧佩克内部的意见存在严重分歧。用路透社的话说,目前欧佩克内部的“派系”特征已非常明显,一边是以沙特、科威特和阿联酋为代表的海合会(GCC)国家,另一边是以伊朗、委内瑞拉和阿尔及利亚为代表的所谓“鹰派国家”。前者主张增产,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这更符合欧美的经济利益,后者则要求减产,将油价至少维持在每桶100美元至120美元之间,以确保石油出口收益。
目前沙特的日均产油量已达到接近其产能极限的1000万桶。在此之前,沙特的增产行动曾在填补利比亚和伊朗原油空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在却成了拖累了油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6月11日,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在接受《海湾石油评论》采访时提出欧佩克应进一步提高产能目标,这个不受“鹰派国家”欢迎的言论,使得欧佩克内部关于减产与否的争论在大会召开前变得更加“白热化”。
回顾历史,沙特在油价问题上总是倾向于通过压低油价提升需求,在出口收益上追求“以量取胜”,这其中除了经济因素,也有政治考量,特别是要考虑到沙特与美国的特殊盟友关系。但对于伊朗和伊拉克这些出口量有限、出口收益极其依赖价格的国家来说,沙特的主张显然不可接受,特别是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因制裁而不断下滑的伊朗。
据欧佩克估算,今年一季度伊朗的石油日产量同比至少下降了12%。7月1日欧盟启动针对伊朗的石油禁运后,预计伊朗的原油产量还将在现有基础上下降50万桶至70万桶。与此同时,伊朗当前的日均原油出口量也由去年同期的250万桶降至120万桶至180万桶之间,预计今年伊朗的石油收入将缩至440亿美元,同比大降40%。
包括委内瑞拉和阿尔及利亚在内的其他欧佩克国家也对沙特的增产决定表示不满,后者甚至声称不排除阿尔及利亚单方面中断供应的可能。最终欧佩克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既不增产也未减产,暂时消除了两个派系之间的冲突继续升级的可能。
除了产量问题,沙特和“鹰派”国家还在为争夺欧佩克秘书长一职明争暗斗,这原本也是本届欧佩克部长级会议需要敲定的议题之一,但因会议期间难以达成共识而被迫推迟。
7月油价有望再下调 市场批发价连跌
因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多家社会监测机构监测信息显示,国际油价三地变化率再跌破4%。这就意味着国内油价新一轮降价预期已经明确,7月11日前后国内油价第三次下跌可期。
周一伦敦ICE欧洲期货交易所8月份交割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报收于每桶96美元,跌幅为1.6%。在第二季度中,纽约油价下跌了19%,今年以来截至6月20日已经下跌了16%。5月、6月国内成品油价格已连续两次下调。昨天,金银岛、安迅思息旺能源等监测机构监测显示,国际油价三地变化率均再次突破-4%。按照发改委规定,变化率达到4%仅满足调价的条件之一,两次调价间隔还要达到22天。因此即使国际油价三地变化率继续下跌,也必须等到7月11日,油价才可能真正下调。
成品油“三连降”指日可待
国内成品油向第一个“三连降”在招手。相关机构测算的数据显示,我国成品油调价机制挂靠的三地原油变化率已经跌破-4%红线,只待一个调价时间窗口的到来。
来自息旺能源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9日,三地原油加权变化率已达-4.20%。而金银岛测算的数据与其完全一致。该机构分析师韩景媛指出,油价在没有地缘政治支撑的情况下,仍存在进一步下跌的可能,预计下半年油价将在75美元/桶至90美元/桶区间内震荡。但若伊核问题进一步升级,投资者的心态会产生很大变化,油价仍然存在再次冲高的可能性。
6月9日,国家发改委今年第二次调低了汽柴油零售价,这是首度出现“两连降”。现在“三连降”正在向我们招手。卓创成品油分析师刘峰表示,最早在7月10日,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再度打开。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当国际油价三地变化率连续22个工作日达到正负4%以上时,就可以调价了。
市场反应:批发价连跌零售促销空间变大
根据往年情况,6月上旬是“三夏”时节,由于夏收、夏种、夏管的需要,国内油品需求在短时间内会有所回升,油品批发价格在6月上旬有所上涨,但随着“三夏”结束,今后一段时间内,批发市场上价格依旧看跌。19日,批发市场上汽油价已下跌20-30元/吨,柴油每吨下跌50元左右。
截至19日下午,柴油价格比上次下调后下跌200-250元/吨左右,汽油价格下跌330元/吨左右。同时,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的差距仍在拉大。
北京市场上,截至昨日,来自油客网的信息显示,287家加油站有降价促销。
期望:连跌背景下新定价机制可期
在国内油价连跌的背景下,新定价机制会否推出?发改委此前表示,国际油价较低时将是出台的好时机。
鉴于此前2次油价下调,均暴露了目前定价机制的问题,譬如变化率虽然达到-4%,满足下调条件,但因为不到调价周期22天而出现下调不及时的情况。
分析师认为,从客观上来说,如果出现“三连跌”就应该制定新的调价机制来适应油品市场的变化,避免因周期过长而导致调价不及时的情况出现。否则人们就会长期处于下调预期中,出现“旺季不旺”的现象。
油价大跌或预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数据显示,周三油价暴跌至近一年半以来最低水平。即便标准普尔指数下跌减速且后来有所回升,油价跌势依然延续至昨日收盘。Reformed Broker博客作者约什-布朗(Josh Brown)认为,原油市场涨跌吸引投资者注意力,油价暴跌是全球经济面临严重挑战的“一个领先指标”。而这些挑战很可能来源于两个因素:一是“临财政悬崖”即将来临。受可能在2013年初生效的增税及削减支出影响,美国企业的发展将被“固定化”,因此企业不愿意支出或者招聘。二是欧洲问题依然存在。大多数华尔街投资者认为,西班牙与意大利金融危机将会在今年夏季结束前爆发。
有分析师认为,“逆风”可能变得非常强大,警告投资者们现在做好准备, “整个市场告诉我,全球经济增速在减缓。”不过仍然有分析师持乐观态度,“只要美联储及全球各国央行准备干预,我仍然是股市买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