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6月份新增银行贷款规模尚未正式发布,但多家研究机构预期这一数据或将接近万亿元大关。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受季末效应等因素影响,6月份信贷增长会呈现一定反弹,但数据背后仍难掩当前企业信贷需求不足的尴尬现状。
“如果不出意外,我们估计6月份新增信贷会接近万亿元大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认为,基础设施项目审批加快、保障房开工建设扩大、出口回升等因素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需求,同时,银行系统年中考核和息差收窄趋势下银行贷放动机的增强,以及存款适度增长下银行信贷能力提升等因素,都将导致本月新增贷款出现进一步增长。
记者了解到,根据往年银行信贷投放规律,6月份往往是银行贷款增长较多的月份。去年6月份的银行新增贷款数额就在全年各月中位居高位。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认为,在当前经济总体减速、社会总需求趋弱的背景下,季末信贷逼近万亿元大关,这其中除了有部分实际信贷增长外,也有商业银行季末“冲时点”导致的信贷虚增的因素。
分析人士认为,二季度信贷强势反弹更多来自外部政策的刺激,政策制定者还应警惕当前企业自身信贷需求总体不足的现实。
中金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过去几个月来,PMI原材料库存指数不断走低,显示企业仍在主动缩减原材料库存,表明目前企业依然处于“去库存化”时期,将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到社会总需求的提升。
“过去几个月银行信贷结构呈现短期化,尤其是票据融资在新增贷款中占比保持高位,可能存在银行将原先在表外的票据贴现转到表内的情况。如果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则新增贷款数量存在一定水分,信贷扩张速度并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快。”中金公司的报告撰写人之一,分析师赵扬解释说。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第二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二季度银行贷款需求指数为70.8%,较上季度大幅下降8.8个百分点,创下2009年以来的季度最低值。可见在经济景气度下滑、需求增长乏力背景下,企业中长期投资意愿低迷、动能不足。
对于如何促进社会总需求的提升,有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的效应。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就认为,与以往相比,由于出口、投资和消费三大需求均出现回落,提振总需求应成为未来宏观政策的着力点,因此一方面需要货币政策以降准、窗口指导、降息来创造宽松的货币环境外,另一方面,更需要财政政策酝酿更有力度的减税措施,以调动民间经济的活力,达到提振需求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