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下午闭幕,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由此开启新一轮改革大幕。细观全会公报,新意颇多,记者初步梳理出十个亮点。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会议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庆钰认为,这意味着此轮改革将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将会对各级党委和政府起到督促作用。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据公报披露,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多位专家对中新社记者指出,提出改革总目标显示出整体改革空间的扩展、改革力度的增加以及改革深度的拓展。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家安全战略的思路逐步显现。会议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有利于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中央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专家们认为,把“深水区”的改革向前推进需要具有权威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领导机构进行掌握,因此该领导小组将对改革议题进行整体设定和统筹安排,在顶层设计上把握改革的方向和力度。
——“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央一系列举措无疑为司法改革注入助推剂。会议指出,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这也尤为引人注目。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公报中,“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基础性”到“决定性”,一词之变显示出市场作用的提升。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全会提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可见,中央将延续反腐高压态势,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的土壤。
——“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关于“三农”问题,公报亦着墨不少。鉴于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会议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全会提出,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全会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