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硬着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它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众多的。长远来看,最主要的挑战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成果和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在发展经济学里,有一个很常见的术语叫“硬着陆”。与之相对应的是“软着陆”。后者指的是经济(尤指过热经济体)发展从高产出水平采取逐渐平缓的方式减速下行。“硬着陆”则指的是经济急剧下降,就像一架飞机以近乎直角的方式悲惨着陆一样。对于经济来说,它不一定指的是经济下滑至零,而是以大大低于此前的速度下行。
在最近一次经济危机中,许多西方经济体都经历了硬着陆的冲击。这场灾难先是冲击了美国,然后是西班牙、希腊、爱尔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而最近几乎是整个欧元区。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由2010年的2%下降至2012年的0.5%和2013年的0.3%。
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错误预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预测不绝于耳,但现实证明了许多预测都是错误的。从2001至2010年的连续10年里,中国的GDP增速都超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每年春季峰会上做出的预测。顺便说一下,这可不是孤立的案例。其他很多机构的预测事后证明也都是错误的。4个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在2008年的经济总量比著名的美国投行高盛5年前首次运用“金砖”术语时预测的要高出75%。这样的误判主要源于对中国以及另一个亚洲巨人印度经济增长的严重低估。
什么是“硬”,什么是“软”,并不是由数学或物理来确定的,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判断。你可以说波兰经济就经历了硬着陆,从2007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一季度,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经济增速从7.4%的高位坠落至0.8%。对于6.6%的降幅,这难道不是“硬着陆”吗?
中国经济增长符合全球利益
这里我们要面对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真的要中国经济“硬着陆”吗?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富国应该期盼什么?我们是要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以带动其他国家经济发展?还是期盼中国经济减速(因为它威胁到了其他国家的主导地位,最重要的是打破了世界经济平衡)?
答案是明确的。在未来几年,至少十几年里,中国经济增长高位运行最符合本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利益。然而,中国也必须满足几个条件,特别是要走更加环保的发展道路和尽一切努力缩小收入差距。这将有助于改善亿万中国人民的生活,并给世界其他地区注入一针经济的强心剂。不难想象,中国从中东欧每增加的10亿美元进口都意味着波兰就业率的显著上升、乌克兰的更多收入和捷克的更多利润。中国游客在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数十亿美元的旅游购物花费,对于这些国家来说,都无异于“外国援助”。
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几大主要诱因
当然,中国经济“硬着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它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众多的。长远来看,最主要的挑战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成果和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半个世纪前,每个中国人的养老金由5个劳动力提供,现在是3个。每5个职工中就有1个已经年老无法胜任工作。很快在2035年,每2个职工中就有1个因为年老无法胜任工作。
另外,解决一些国有企业的低效率问题依然困难重重。供给结构同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愈发突出。许多公司债务重重,流动性下降或已面临破产。腐败异常普遍,特别是在私营部门和政府部门的交叉地带。这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公共和私有部门的良好伙伴关系。腐败最易滋生的领域包括公共采购领域,在这里,现代公路和高铁的增加与腐败官员数量的增加在赛跑。尽管在环保领域,中国做出了毋庸置疑的成绩,例如植树造林、太阳能运用和城市垃圾生态化处理等,但前景依然是令人沮丧的。据估计,全球20个最污染的城市中,16个在中国。
这些后果都不是什么意外,政府的经济政策也正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财政系统改革、劳动力市场的松绑等。
中国经济已经好多年,很有可能在未来十多年继续保持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发达国家的三倍多的高速度增长。但除了非常年份,中国经济已经不可能重回两位数增长了,尽管它还能保持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但会有多久?增长多少呢?
眼光放到更大范围,中国并不会是唯一的快速增长的国家。“亚洲经济奇迹”已经被探讨了很多年,包括新加坡以及更大一些的印尼、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最近的越南。经济增长率在人口众多的国家印度同样是高的。让我们假设这些国家不会犯战略错误而导致经济崩溃。在这种情况下,亚洲经济体以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速度快速增长将维持到什么时间呢?这取决于这些国家地区领导人长远的经济战略眼光和国际间合作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