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货币政策取向中性偏紧。从主要政策预期目标的设定来看,预计仍与2013年基本一致,以体现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2014年年中前后,货币政策可能再度微调。
“钱荒”似乎已是季末季初的常态。由于资金面收缩、政策预期恶化,2013年金融市场经历了6月份的“钱荒”和10月份、12月份的两次“小钱荒”。展望2014年,中国经济将面对什么样的金融环境?货币政策是否能如市场所期待的放松?M2和新增贷款控制目标多少?带着这些问题《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采访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政策取向中性偏紧
鲁政委认为,2014年将是中国经济继续调整的一年。货币政策总体与2013年没有差异,预计执行中仍为中性偏紧。具体来说,新增信贷10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总量19万亿元,M2增速为13%;年度预算赤字2.1%。
鲁政委说,偏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量稳速紧”。稳定性更多体现在“量”上而不是“速”上,比如信贷比上年增加1万亿,社会融资比上年增加1.5万亿至2.0万亿,都与2013年的状况基本相当,但由此计算得到的信贷增速、社会融资增速却是微幅下降的。另一方面是监管政策的变化。2014年可能出现的政策变化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方面:对地方政府融资管控政策的调整;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调整;对银行同业资产监管政策的调整。其中任何一项调整,都只会更“紧”而不是放“松”。
面临再度微调可能
鲁政委表示,“总体稳健的货币政策2014年存在着变数。2013年下半年由于经济的回升带来政策回撤收紧,如果一路回撤将加剧2014年经济回撤的压力。保守预测,2014年年中前后,货币政策面临着再度微调的可能性。”他同时判断,随着美联储QE的退出,2014年会迎来法定存准率下调的时期。
鲁政委认为,从货币政策来看,在常规方面,将继续面临着“双目标困境”,由此市场利率多波动仍会是2014年货币市场的特征。
在改革方面,鲁政委认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NCD)的常态化发行和进一步向居民和企业扩张、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预计会成为2014年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内容;而以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幅度、加大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日间波动幅度,也可能成为明年完善汇率机制的内容,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