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3月以来,钢市经历了近9个月的去库存化过程,全年钢材的社会库存几乎保持了持续下滑态势。然而在岁末之时,钢材的社会库存却连续两周呈现了小幅回升态势,这一现象是宣告了钢材去库存化的结束,还是新一轮的补库周期来临?
2013年钢市去库存化的时间较长,力度较大,仅在国庆节长假前后,社会库存出现了短暂的增长。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旬,全国主要城市钢材社会库存为1300万吨左右,较3月中旬的库存量减少了近1000万吨。
去库存无疑是2013年钢市的关键词。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2013年钢材社会库存开始逐渐向钢厂转移。
“由于寄希望于开春后开工率上升,下游采购释放,进而提振钢价上行,贸易商往往会选择囤货过冬,博取阶段性收益。然而,近两年钢材市场持续低迷,年初期望破灭,再加上钢铁产业资金紧张,贸易商"冬储"意愿明显减弱。”一德期货钢材分析师韩业军表示,在钢材社会库存持续下降的同时,钢厂却因被动补库,库存呈现不断走高态势。截至去年12月上旬,全国重点钢企库存为1321万吨,与2012年同期1033万吨水平相比,增幅近300万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了长期的去库存后,钢市社会去库存化力度在2013年年末开始逐渐减弱。据生意社统计,截至2013年12月27日,全国主要钢材品种的社会库存约为1336万吨,较前一周增加9.5万吨,同比增加12.23%,社会库存已连续两周出现回升。
据韩业军介绍,按照历史统计规律,每年的12月至下一年的2、3月份,钢市会进入新一轮的补库周期,社会库存会出现明显增长,钢价运行重心也会随之上行。当前社会库存回升的现象,是否意味着钢市新一轮补库周期的来临呢?
“尽管钢材社会库存已呈现出连续两周的回升态势,但以此就判断钢市新一轮补库周期来临尚为时过早。”生意社钢材分析师何杭生表示,每年的12月底到来年的1月初是钢市最难熬的时期,由于是传统的需求淡季,下游采购持续放缓。对贸易商而言,除了自由贸易商外,一般协议户或是代理商,每个月都会有一个和钢厂签订的计划量,如果卖不掉,就会堆在库中。伴随着下游终端行业的萎靡,钢材社会库存回升真的是“无可奈何”。“现在钢贸商基本上没有"冬储"计划,也无补库需求,大多数以低价成交、甩货清仓、回笼资金为主,目前的库存回升只能说明是新一轮的被动补库。”
同样,中冶东方江苏重工有限公司负责人邵鹏也告诉记者,在市场对“冬储”概念淡化的情况下,新一轮的补库周期恐难以实现。“贸易商"冬储"需要较强的后市预测能力和资金面的支撑,目前来看,这对钢贸商来说都较难。而对钢厂而言,当前如果大规模补库,意味着巨大的资金成本压力,钢厂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整体来看,单边补库的数量和动能都不足。”
不过,在韩业军看来,元旦过后,随着银行年终考核的结束,资金或回流至实体经济,市场资金紧张局面有缓解可能,且处于新一轮的需求释放时间窗口,钢市或将启动新一轮的补库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