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那些中国熊派(悲观预测中国经济的人)看来又得退回洞里猫一年了。”昨天,澳大利亚《商业旁观者》试图用这比方,说明中国官方GDP数据公布后一些人的心情。稍早前,2013年中国经济的年度答卷已从国家统计局新闻发布厅传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西方媒体解读称,中国取得过去14年最低的经济增长率,比去年的7.8%还低0.1%。看到这样的结果,你对中国经济更安心还是更担心?在此问题上的激烈争辩将经济学家划分为乐观与悲观两大阵营,而国际舆论昨天的反应显示,看好中国经济稳中有升的人似乎更多,《纽约时报》甚至称“中美经济鸿沟被迅速拉近”。当然,很少有人会忽略“地方债务”等威胁中国经济健康的顽疾。只是乐观的人相信,操控性强的中国拥有治愈它们的能力。
GDP增幅创14年来最低
昨天,韩国KOSPI综合股指先跌后升,最终以涨幅0.48%报收于1953.78。韩国YTN电视台称,开盘下跌缘于美国经济利空消息,扭跌为涨则是受中国经济指标向好影响——中国公布的2013年经济增长率高于官方预期。
事实上,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昨天上午走入统计局新闻发布厅前,西方媒体围绕“中国GDP2013年能增长多少”的演算早已开始。路透社邀请24名经济学家对2013年中国GDP增幅做出预期,得到的平均值是7.6%,法新社则比路透社精准些,他们邀请14名经济学家做同样的预测,得到的平均值与中国官方最终公布的数据一致:7.7%。
“总体看来,2013年经济运行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待缓解,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需巩固。”法新社称,马建堂对中国经济形势做出这番评价时,中国正迎来1999年以来最低的GDP增幅,但7.7%的结果依然完成了中国此前设定的7.5%的目标。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中国官员对此结果表示满意,认为数据处在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之间。数据同样凸显中国决策者面临的两难挑战:既要维持经济高增长,又要对经济实施再平衡,完成从政府投资驱动型增长向内需驱动型增长的转变。
“中国增长数据显示,美中经济鸿沟正被迅速拉近”,在国际媒体对中国公布2013年GDP数据近乎千篇一律的报道中,《纽约时报》财经记者布雷沙的解读颇为扎眼。他在文中称,中国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个国家的GDP增速在放缓,但这是计入通胀因素的结果,并且忽视了两大因素,一是中国国内物价上升速度快于美国,二是人民币对美元也在升值。如果扣除通胀因素,只考虑中国的名义经济产出,会发现结果为增长9.5%,而美国的名义增长率去年约为3.4%,如果进一步考虑到人民币兑美元去年升值3%,综合不同因素,中国以美元计算的去年GDP涨幅为12.4%,几乎是美国经济涨幅的4倍。文章同时称,关键问题是中国这种节奏能持续多久。
在马建堂昨天公布的一系列中国经济数据中,“2013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3”也引起外界关注。所谓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从0到1,数值越高反映贫富差距越大。通常认为,基尼系数0.4以上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就是收入悬殊。美国QUARTZ网站说,中国在过去十年中基尼系数几乎都在0.4以上,2012年系数为0.474。文章说,虽然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去年第四季度GDP增速放缓,但中国官员还是能拿出一些好消息:比如与去年相比,中国的贫富差距缓解了一点,非常小的一点。
把脉中国引发学者激辩
“振作起来吧亚洲!这一周可有的忙了”,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19日以此为题说,本周,亚洲国家将进入“央行时刻”,韩国、日本、菲律宾和泰国的中央银行都将举行重要会议,中国周一公布备受关注的GDP数据,为这忙碌的一周定了调。
而2013年经济数据给中国经济大势定下的又是怎样的基调呢?
BBC20日提到中国经济令人忧心的一面。文章说,过去许多年,政府主导的投资热潮是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中国的银行在此过程中放出大量贷款,但现在许多人担心这些贷款成为坏账,并进而担心中国金融系统因此遭重创。此外,“影子银行”也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风险。法新社说,截至去年6月,中国地方政府所借债务已达17.9万亿人民币。
路透社称,中国经济在2013年的降温标志着中国转入“非高速增长期”,未来恐将出现更多令人清醒的时刻。分析家们认为,随着中国努力提升国内消费,同时降低对政府投资和出口的依赖,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14年的表现有可能进一步降温。美国CNN的预测似乎更悲观:中国经济改革应将重点目标放在国有企业和财政政策上,如果成功,下一个十年将保持6%至7%的经济增长。但中国目前公布的经济政策依然太模糊,信用增长、地方债务等问题未来都可能为中国经济招致灾难。
“中国经济少了一个神奇的数字,但并没有带来失望,随着改革深入,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发动机”。20日,德国《商报》对中国经济的预期明显乐观。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网站的文章则称,“任何对中国经济的预测都是徒劳游戏,可我们却乐此不疲”,过去多年,许多经济学家总爱预测中国经济危机,有人预言中国经济崩溃,有人说中国未来十年平均经济增速只有3%,可中国这两年的表现让这些预测看上去非常古怪,文章向这些经济学家问道,在你们不得不放弃学者头衔之前,到底还要犯多少错呢?文章说,中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并不比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高多少,一些经合国家脆弱的政府也缺乏北京那样为国家带来变革的能力,并且中国已证明拥有巨大的调整适应能力。
“尽管遇到了困难的经济条件,但中国2013年GDP增长率仍超过官方最初设定的目标,那些中国熊派看来又得退回洞里猫一年了。”澳大利亚《商业旁观者》20日说。文章称,自2012年以来,已经高速增长30年的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中国显然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到较慢但可持续增长的轨道上来。中国经济能稳定在7%或者更低的水平吗?从国际经验上看,日韩等国在数十年高速增长过后,GDP增长率通常会被拦腰斩断,但与日韩相比,当今中国仍是欠发达国家,虽然广东等部分省份GDP超过1万亿美元,但西部地区仍然落后,这种地区发展不平衡决定了中国未来GDP增速很可能稳定在比日韩更快的增长率水平上。文章称,中国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是,北京最优先的政策重点——就业状况——仍维持在较好状态,企业对熟练技工和工程师的需求迅速增加,许多雇主很费力气才能招到人。文章称,中国在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前会经历一段时间,但初步迹象显示,GDP增幅7%有可能成为中国一个新常态。
2014,更好还是更坏?
美国CNBC说,在中国公布2013年GDP数据后,一个问题引发了经济学家的分裂,那就是中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文章称,经济学家分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派认为中国2014年GDP增长率会向着7%继续下跌,另一派认为中国经济会反弹,最终增幅超越8%。前者的理由是随着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形势回暖,全球经济向好,对中国产品的外部需求提升,出口上升将促进中国经济上行。后者则认为人民币升值会抵消出口需求上升的效果,再加上地方债务威胁,中国今年GDP增幅恐怕只有7.2%。
分析人士注意到,在近来召开的北京等省市两会上,中国诸多省份调低了2014年GDP增长目标。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利刚20日对《环球时报》说,对中国经济来说,GDP增长7.7%已是不错成绩,对那些紧盯中国经济的经济学家来说,这消息虽算不上是令人心醉的酒心巧克力,也能算令人安心的奶糖。中国经济已跳了多年节奏感强动作频率快的探戈,现在试图跳一曲优雅的华尔兹,会更有利于发展。今日中国经济总量约为9.2万亿美元,即使增长7%,新增部分也相当于印尼一年的GDP总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