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属于准货币)新增9435亿元(相应减少单位活期存款),比上年同期多增9164亿元。”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解释1月份M1为何出现急速下降时指出,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的激增是一个重要原因。
盛松成的上述观点刊发于2月18日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
2014年1月份,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1减少2.2万亿元,同比多减2.5万亿元。M1余额同比增长1.2%,增速比去年同期低14.1个百分点。
“从构成看,M1大幅减少主要受单位活期存款大幅减少影响。”盛松成指出,1月份,M1中的单位活期存款减少4万亿元,同比多减3.5万亿元;月末余额同比增长-4.2%,增速比去年同期低22.5个百分点。
盛松成认为,单位活期存款大幅减少主要由季节因素引起,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单位活期存款继上年末显著增加后,于1月份大幅减少,符合存款变动的季节性规律。2013年12月份,M1中的单位活期存款增加1.0万亿元,同比多增822亿元。
二是单位定期存款分流单位活期存款。春节(这里的“春节”指农历大年初一,下同)前单位持有活期存款的意愿降低,将部分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含保本理财)。1月份,准货币中的单位定期存款增加1.2万亿元,同比多增5942亿元。
三是家庭储蓄存款分流单位活期存款。春节前企事业单位集中发放工资、奖金导致部分单位活期存款转为个人存款。1月份,准货币中的个人存款增加1.8万亿元,同比多增1.0万亿元。
四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分流单位活期存款。受互联网金融、银行理财产品大量发行等因素影响,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属于准货币)新增9435亿元(相应减少单位活期存款),比上年同期多增9164亿元。
盛松成指出,从历史数据看,由于以上四方面原因,春节日期接近1月末时,1月份单位活期存款往往大幅下降,M1增速下降。2009年(春节为1月26日)、2011年(春节为2月3日)、2012年(春节为1月23日),1月份M1中的单位活期存款分别减少7923亿元、2.0万亿元和2.7万亿元,M1增速分别为6.7%、13.6%和3.2%,较上年末分别下降2.4、7.6和4.7个百分点。
“受春节因素影响,M1中的大部分单位活期存款转化为准货币中的个人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包括理财资金),这使得M1减少的同时,准货币增加,广义货币M2保持相对稳定。”盛松成强调,从近年来广义货币M2的增速看,多呈现年初略降态势,但总体波动不大。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4年的1月份,M2余额增速分别较上年末下降2.4、2.5、1.2和0.4个百分点。今年年初在M1大幅回落的同时,M2依旧保持平稳增长,市场流动性仍较为充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