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钢贸商会副会长、上海五波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庆平向《中国冶金报》记者谈及了一件看似让人费解的事———在当前下游需求低迷的时候,钢厂却拒绝承接一批数量可观的订单。
原来,最近有一家下游机械制造用户需要一批中厚板,数量约1.8万吨。经过招标,由上海一家钢贸公司负责供货。该钢贸公司在中标之后,根据用户对中厚板的品种、规格、材质和品牌要求,分别与3家钢厂洽谈。没想到钢厂不愿接受这批订单,原因是这批中厚板价格太低,钢厂无法承受。此时,下游终端用户急需用料,无奈之下,要求钢贸商与钢厂重新洽谈价格。最终,钢厂只同意承接9000吨中厚板的订货合同,而且提高了订货价格。
任庆平说,钢厂不愿承接这批1.8万吨中厚板订单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值得钢厂、钢贸商和下游终端用户思考。
钢厂为什么不愿承接这批中厚板订货合同?关键在于价格太低,钢厂宁可不接单,也不想亏本经营。因此,钢贸商和下游终端用户将钢材价格压得太低并不是一件好事。
时下,钢厂与钢厂之间、钢贸商与钢贸商之间的价格战越来越激烈,几乎到了白热化程度。价格战使钢材价格越降越低,跌到了钢厂的成本线,最终钢厂也承受不了。
任庆平认为,钢材价格下跌应有一个度,钢价不是越低越好。钢厂、钢贸商不能一味降价促销,尤其是钢厂,应坚持低于生产成本不生产的原则,切莫以价换量,盲目释放产能,增加产量,而是要限产保价,稳定市场。同样,下游终端用户也不要一味追求低价资源,希望价格越低越好,因为钢材价格跌至钢厂的生产成本线边缘,钢厂不愿接单的话,会影响到终端用户的生产秩序。
任庆平说,从钢厂拒绝承接1.8万吨订货合同来看,一味降价对钢厂、钢贸商和下游终端用户都是不利的,即便一时得利,从长远来看,也是弊多利少。保持钢价在合理正常水平,维持钢材市场平稳运行,对钢铁产业链各方才是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