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市场最新的数据显示,光伏行业或许已经度过寒冬,迎来了春天的曙光。
彭博预计,光伏面板需求今年将增加29%左右,全球市场将面临自2006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的光伏面板短缺问题。
在这8年里,国内的光伏行业从弱小到膨胀,市场行情从供不应求到产能严重过剩,价格也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暴涨然后暴跌。
在光伏寒冬时,政府扶持政策陆续出台。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月后,工信部制定《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本月早些时候透露,《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即将出台,其中包括增加分布式光伏项目发电指标、上调分布式发电补贴额度等。
赴美上市的国内多家光伏企业,交出了扭亏转盈成绩单。尚未扭亏的企业,亏损幅度也有所收窄。主要的光伏材料多晶硅每公斤单价,也从去年的15-18美元,上涨到今年的超过21美元。
业内期盼的新政,无疑会为光伏企业雪中送炭。但也有观点认为,如果仍然依靠扶持,真正的回暖就没有到来。光伏行业曾经存在的问题,现在依然很明显。
多晶硅价格保持上涨
光伏材料多晶硅的价格,在谷底徘徊5个季度后后,今年前两个季度明显上涨,今年前两个季度每公斤单价均超21美元。
来自国际市场的一份预测,振奋了光伏行业的人心。
彭博预计,市场预期今年光伏电池板安装量将飙升29%,全球市场面临自2006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的光伏电池板短缺问题。
彭博援引信息咨询公司IHS的太阳能分析师StefandeHaan的观点称,电池和组件过剩的状况已不复存在,现阶段的太阳能行业已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隐现的供不应求状况折射出太阳能产业快速的发展。“接下来的一年,顶尖的中国制造商将从华尔街融资18亿美元支持生产产能。”
经过此前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光伏产业体系和巨大的生产能力,光伏电池产量占全球市场70%。因此,全球光伏市场的回暖,中国的生产者们将受益颇深。
返春行情也确实正在国内上演。
大全新能源投资者关系经理何宁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一季度开始,回暖的现象已经渐渐明显,多晶硅生产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的价格都有提高。本该是淡季的一季度意外兴旺,日本等市场的安装量明显提高。接下来,在一二季度经过休整、政策定调后,三四季度本来就是传统旺季,“今年持续回暖是肯定的”。
记者获得的一份市场价格走势数据显示,主要的光伏材料多晶硅的价格,在经历2012年第四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五个季度的谷底原地踏步后,今年前两个季度明显上涨。前五个季度,每公斤的价格从15.96美元,缓慢上涨到17.87美元。而今年前两个季度的价格分别是21.37美元、21.61美元。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产量6.2万吨,同比增长100%。硅片产量18GW,同比增长20%。电池组件产量15.5GW,同比增长34.8%。
据初步统计,上半年我国光伏制造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截至2014年6月底,多晶硅均价同比上涨29.3%,组件均价上涨7.3%。在产多晶硅企业由去年初的7家增至16家,多家骨干电池企业扭亏为盈。
多家上市企业扭亏
赴美上市的国内多家光伏企业,交出了扭亏转盈成绩单。尚未扭亏的企业,亏损幅度也在收窄。
作为国内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国家之一,近两年,欧美的双反是让国内光伏行业苦苦挣扎的主要原因之一。2013年,曾经中国最大的光伏生产制造企业无锡尚德,宣布公司实施破产重组。
欧美的双反,让英利、晶澳太阳能等大型光伏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日本、南美洲等新兴市场,以及国内市场。从资本市场的成绩单来看,欧美“双反”没能阻止回暖之势。
赴美上市的国内多家光伏企业,交出了扭亏转盈成绩单。阿特斯太阳能日前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公司太阳能组件发货量646MW,超过600-630MW的目标,较去年同期455MW有所提高,比今年一季度的500MW明显增加。实现净利润558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1260万美元。营收也从今年一季度的3.8亿美元增至6.238亿美元,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2.8%扩大至19%。
晶澳太阳能第二季度的财务业绩也显示,公司组件出货量445.8MW,同比大涨75.6%。净利润646.4万美元,同样实现扭亏。
晶科能源则实现利润大增,并保持连续第五个季度盈利。财报显示,公司该季度净利润1.382亿元,近三倍于去年同期。
英利绿色能源上周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上半年,英利出口日本组件出货量超出去年输日总量,第二季度客户总量实现同比翻番增长。净营收额34.1亿元,上季度与去年同期分别为26.9亿元与33.8亿元。太阳能组件出货量887.9兆瓦,环比大增40.8%。净亏损2.9亿元,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的3.4亿、3.2亿元,有所收窄。
英利新闻宣传负责人王志新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近期组件已经摆满了发货平台,生产比以前忙得多,发货车也特别多。”
在A股市场上,爱康科技[0.05%资金研报]同样在中报中称,我国光伏产业形势有所好转,市场稳步扩大,公司光伏制造板块和光伏发电板块业务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因此,上半年公司营收10亿元,同比增长40%,净利3626万元,是去年同期的七倍。
向日葵董事会秘书杨旺翔、中电光伏总裁办王姓负责人都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还没有明显的回暖迹象,但他们均认为,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下半年情况会有所好转已经成为共识。
政策或助推跳跃式增长
国务院和工信部连番出台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工信部预计下半年可能出现跳跃式增长。
无论是企业的收入向好,还是市场的正向预计,中国政府层面的扶持和推动仍不可忽视。
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去年9月,工信部制定《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因《条件》的实施,部分落后产能酝酿或开始退出,推动产业集中度持续提高,上半年,我国前10家组件企业产量全行业占比近60%,前5家多晶硅企业占比超过80%。
同时,工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光伏市场新增并网光伏装机量约3.3GW,其中分布式约1GW。此前,能源局的目标是全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规模14GW,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8GW。
也就是说,下半年距离全年目标,还有10GW左右的任务需要完成。因此,工信部预计,由于要冲刺国内装机目标,我国光伏产业下半年可能出现跳跃式增长,产业仍将保持深度调整态势。
除了任务指标之外,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本月早些时候还透露,《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即将出台,其中包括增加分布式光伏项目发电指标、上调分布式发电补贴额度等扶持新政。
分析称真正回暖需摆脱补贴
分析人士认为,只有终端光伏电站利用效率提高、光伏电站盈利能力改善,行业才能自下而上实现复苏。
业内翘首期待的新政,将为企业雪中送炭。但也有观点认为,如果仍然依靠扶持,真正的回暖就没有到来。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银行系统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光伏行业的发展态势。之前行业跨越式发展与政策密切相关,光伏业大面积衰败跟政策撤离有直接关系,未来行业能否企稳回暖还需看政策落实效果。
分析师认为,政府推动、供不应求等说法,都是光伏行业自身之外的原因。2013年,处于最低谷的光伏行业确实淘汰了一些小企业,产能得到控制,今年有企业扩产,也有企业复产,产能再次上升。
她同时表示,并网问题目前没有得到解决,只要还依靠补贴,这个行业就不是自身优化。电力消纳问题理顺才能持续发展,发电成本有效降低,产品结构优化、转化率提升等,才能促进理性需求。
“我们仍然不会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打个比方,我们还是在生产拖鞋出口,再花高价钱买进来别人生产的高跟鞋。”王晓坤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就算政府帮忙推广、签订单、拿项目,但如果发电还是不赚钱,就不会进一步促进新订单的产生。
对此,沈宏文认为,光伏行业的转折点是光伏电站并网效率的提升,只有终端光伏电站利用效率提高、光伏电站盈利能力改善,光伏行业才能自下而上实现复苏。上中游的产能过剩、结构失衡等问题也可以逐渐得到整治,这是光伏业健康发展的唯一途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新京报记者,光伏行业曾经存在的问题,现在依然很明显。虽然个别市场出现短缺,但是整体上还是供大于求,我们的产能还是超出所供应的市场的需求。
林伯强认为,我国对光伏的终端需求还是动力不足,需要政府智慧地去解决和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