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疗用钛用量激增,年增长率达到20%-30%,医疗用钛需求前景看好。”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主任于振涛日前在出席10月14日举行的“2014中外钛业市场发展与产品应用研讨会”时说到。
由于钛具有低弹性模量、高比强度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与耐腐蚀性等优良特性,且地壳中储量丰富,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在优势,已经成为应用于临床的最好的金属植入材料。据悉,目前国内医用钛材年消耗超过1000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制品的需求也持续上升。资料显示,2012年美国人工关节替换量为125万套,在1996年,这个数字仅为62万套。在血管支架市场,目前全球每年就有400万例血管支架植入手术,中国超过23万例。此外,牙种植体消耗量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2010年,4700万人口的韩国消耗100万套牙种植体,2亿人口的巴西消耗100万套,而13.4亿人口的中国只消耗了20万套,发展潜力很大。据预测,中国在未来5-10年牙科种植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
“按照现有数据推断,中国医疗行业用钛量至少增加8-10倍。医疗用钛产品附加值高,只要企业把现有产品做精做好,利润可观。”于振涛说到。
尽管国内钛储量丰富,钛合金产品产能及产量也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但骨科、齿科等高端内植物用钛合金材料85%以上依赖进口。
于振涛表示,这是由于国外进口的钛合金的化学成分控制较为严格,杂志元素含量明显低于ASTM和GB标准要求,且力性力性优良,产品质量高。而国内许多厂家缺乏精品意识,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主要生产中、低档产品且产品质量欠佳,钛材品质普遍不高。“国内企业亟需加强精品意识,开发高品质医用钛材。”他说到。
此外,新型医用钛合金材料建标时间长、推广难也是国内钛行业目前存在的一大问题。
于振涛指出,目前国际ISO医用钛合金材料标准已达7种合金,而中国医用钛合金材料标准只有3种合金,标准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国际标准。
他建议加强高品质医用钛材标准化建设,加大医用钛原材料的监管工作力度,要求医用钛材生产企业在生产制造医用钛合金原材料产品之前必须通过相关质量认证,将医用钛原材料纳入我国外科植入和矫形器械分类目录,提高门槛,避免价格战。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副会长王向东在会上总结时也希望企业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把产品做精做深。同时,他对钛发展前景也充满信心。他表示,国内航空业发展很快,2013年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用钛量为4000多吨,预计到2020年,航空领域用钛量将超过10000吨;此外,中国将建设海洋强国,海洋领域也将是用钛的潜在大户;而医疗领域用钛量近年来成长也非常快,也将对钛消费形成支撑;随着我国经济调整到位,传统领域用钛量也仍会稳步增长。“尽管从去年7月开始,钛价格已经连续14个月处于低位,整个行业也经历了整合调整,但相信只要我们看好钛发展前景,把自己的事情干好,钛行业还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