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多种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中基础货币供给的双向调节,增加了监管层对宏观经济把控的灵活度,成为央行流动性管理的突出特征。虽然,扭转中国经济下行的局面不能完全依靠货币政策,但如何进一步有效地将货币政策效用传导进实体经济中去,一直为人们关注。
前三季度,央行频繁操作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上看,9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7%,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33%。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的市场利率水平仍要央行进一步采取措施引导其下行。而央行始终没有进行降息、降准的调整,这难免引起大家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使用预期的讨论。
企业无法承受当前利率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日前举办的CCTV2014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上表示,现在中国外汇占款规模下降,商业银行存款增速回落,需要在必要时候对存款准备金率作出适度下调。他说,“目前希望融资成本下降,在银行存款端就要作出一定调整,降低银行存款的成本。”
“现在降准意义不大。”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上流动性较充裕,央行通过MLF投放7000多亿元的流动性已经对降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替代作用。央行还是希望通过货币政策一方面释放总量,另一方面希望在总量释放过程中使得经济结构更趋合理。所以,不是对所有商业银行同步释放流动性,而是强调定向性和差异性。
郭田勇认为,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升息的预期大增。央行碍于这些境外资本的问题,对降息的忌讳较多。但是,将流动性引导进实体经济中去,才是当下中国货币政策需要做的。这就需要降低市场基准利率以促进企业的融资需求,并且提高社会资金的可获得性。
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价格方面。降息,是央行较好的政策选择。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同样在峰会上发表了与郭田勇相同的看法。他提到,降息是现在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客观要求。“从数据表现来看,规模以上经济产出在放缓,总资产回报率回落到5%,收入增长已经降到5%以下,9月份利润增长不到1%。这种情况下,利率仍维持在7%的水平,实际上大部分的工业企业是无法承受的。”
中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梁红从国际收支的角度认为,随着贸易顺差的收窄,中国亟须通过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而降息就是提升内需的方法。她说,“今年中国增大的贸易顺差是有点少,贸易摩擦如火如荼,我们这么大的体量不可能依靠外需。”
屈宏斌认为,利率政策在未来总体是几乎稳定的。在他看来,应对美国QE退出,存在大规模资本流出的可能,但在此时向上调息则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相悖。他说,“中外之间的逆差现在依然不小。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本身就存在一种适度的逆周期调节的需要,而不应该是往上的。”
据经济基本面进行调整
央行的货币政策报告中,多次强调“预调微调”的调整方式。那么,业内人士对降息的要求是否有悖于央行货币政策基调?
屈宏斌对此表示,不要把小幅度利率的调整,看成是重大货币政策调整的一个具体内容。因为货币政策本身就是灵活的,所以,根据经济实际需要对利率、汇率、准备金率等作出一些小幅度的调整,属于微调,不应该将其固化。
他还表示,更大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针对性是未来货币政策新的挑战。对于中国货币政策的调节理念,屈宏斌说,“在未来运行态势发生相反变化,也可能会有固化的理念和思维,这对货币政策发挥灵活性和前瞻性来说不一定是件好事。”
郭田勇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人们会认为降息的调整幅度比较大,但是,货币政策不能恪守教条,要根据经济基本面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由于经济发展具有连续性,无论降息还是降准,只要是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的适时的调整都可以放在微调的范围内。”
他表示,过于强调前瞻性的调整,对经济进行“超调”,那么,调整幅度会与经济增长幅度有所偏离,这是不合时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