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QE退出,世界各国相继进入通缩。回顾金融危机之路,不免惊觉最后的大赢家仍然是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于美国,全世界跟着遭殃。美联储在2008年开启第一轮QE后经济虽缓但不断复苏,如今依然了无生气的仍然是欧洲和日本,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也正在放缓,拉美地区问题严重。
在布里斯班11月16日结束的G20第九次峰会的主题是“增长、就业、抗风险”。所谓的“风险”就是指全球经济的通缩风险。尽管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此前放出风去,在澳大利亚迎接俄罗斯总统普京时,为了马航MH17客机在乌克兰东部被击落一事要给普京一个“抱摔”,然而这样戏剧性的一幕并没有发生。欧美领导人尽管纷纷趁机向俄罗斯总统施压,但也只能在会场外口水四溅,乌克兰危机并未列入这次峰会的正式议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通缩风险的严重性是压倒一切的。
在缅甸内比都11月13日结束的东盟第25届峰会与往届峰会上热炒南海问题比较,可谓“风平浪静”。尽管菲律宾、越南及日本媒体事先都报道称,东盟峰会将发表涉南海问题的声明,但截止闭幕前,没有报道显示相关声明发布。而是中国总理李克强主动讲南海问题并提出“双规制”的解决方案。东盟峰会从时间上讲是接续北京APEC会议进行的,承接了“合作共赢”的会议精神。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前经济面临通缩风险之大。在权衡厉害后,一些挑事者抗衡者也只能选择合作或起码是现阶段只能选择合作了。
前不久结束的北京APEC会议产生的积极影响,正在一点点显现出来。这次会议中国是大赢家无可置疑,收获颇丰。其中,中国在本次APEC倡导的FTAAP(亚太自贸协定)重启谈判、联合战略研究及实施路线规划均获通过与支持是最具战略意义的胜利。一个基本的事实是,APEC目前占全世界人口的40%,也是全球贸易及产品交流最活跃的地区。APEC经济体比世界其他经济体增长速度要快。经济一体化趋势带来了更加自由的贸易体系,是持续促进这个体系背后的驱动力。而美国数年来聚焦于跨太平洋战略与伙伴关系协定(TPP)上,在TPP谈判里,有日本这样第三大经济体,也有越南等国,就是没有中国这第二大经济体,其目的之扼制意图路人皆知。一旦TPP谈判成功,中国每年出口损失将达到1000亿美元,而重启FTAPP将确保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优惠待遇。中国倡议启动FTAPP的建设令美国感受复杂,美国在此前一直是反对的。美国宣布TPP谈判是2008年,6年过去了,TPP谈判依然遥遥无期。美国担心重启FTAPP会阻碍美国完成TPP的谈判。他们事实上视FTAPP是TPP的竞争对手,而无法主导亚太区域的自贸协定自然令美国有焦虑。过去5年,中国则从第三大经济体跃升为第二大经济体,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当今之世界经济问题的解决中国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当风险来临之时,中国作为世界负责任的大国更是不可或缺的。
此次世界通货紧缩缘何而起?
作者于2011年4月1日曾于本刊发表了一篇题为《下一次世界通货紧缩如何开始》的文章。在文中断言:美国“一旦核心CPI超过2%”就会“结束量化宽松政策”,“这将导致美元强势上涨,引发危机,促使新兴市场国家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引导世界各地美元回流美国”,“世界各地的股市、楼市、商品泡沫破裂”,“将使各国金融市场再次出现流动性紧缩,世界各国相继进入通货紧缩”。2014年10月29日美联储正式宣布10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正式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包括此前的市场预期至今,笔者的判断逐一在被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给予证明。美国QE退出,世界各国相继进入通缩。
回顾金融危机之路,不免惊觉最后的大赢家仍然是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于美国,全世界跟着遭殃。美联储在2008年开启第一轮QE后经济虽缓但不断复苏,如今依然了无生气的仍然是欧洲和日本,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也正在放缓,拉美地区问题严重。
欧洲央行从今年6月起便下决心开启宽松大门,全面降息,启动担保债券购买计划,酝酿购买资产支持证券(ABS),企业债也被传将被收入囊中。然而欧元区仍在通缩阴霾中苦苦挣扎。火上浇油的是欧洲央行于今年9月推出的第一轮TLTRO(长期再融资操作)认购表现不佳,欧洲央行向255家银行发放了826亿欧元贷款,远低于市场2000亿欧元左右的普遍预期。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近期刚刚结束的欧洲银行压力测试结果良好,银行放贷意愿或将回升。
日本方面,安倍经济学步入后期,受增加消费税的拖累,招来一片质疑。在美联储宣布退出QE后,日本央行突放奇招,宣布将每年基础货币的刺激目标加大至80万亿日元(此前的目标是每年60-70万亿日元),意外扩大质化量化宽松(QQE),规模超乎市场预测。尽管日式宽松对其股市的刺激冲高,促其日元进一步贬值(当前已惊人地突破了113.7的高位)以提高出口竞争作用明显,但其最终效果仍有待观察。而同时日本为此向贸易邻国门前倾倒有毒的通缩垃圾时,没有哪个经济体会袖手旁观,韩国扬言也要压低韩元,以与日本抗衡,台湾地区“央行”则一直在实施干预,这股风已蔓延至欧洲,货币战事实已开火了。
11月3日,彭博社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10月30日,11个主要新兴经济体大宗商品生产国的货币汇率指数在7月初到10月29日期间下降了6.2%,同时22种商品原料的彭博社商品指数也下滑了12%。而同时,10个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指数上涨了2.3%。亚洲的国家都在试图去杠杆化,但因通胀水平下降而引起的名义上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减速总是先其一步。尽管做了努力,债务占GDP的比例还是在上升。这正是意大利、法国、荷兰及大多数欧洲国家正在经历的一场徒劳的苦役。新兴经济体出产大宗商品,但是大宗商品的价格正在持续下降,这对于巴西、南非、墨西哥、秘鲁和智利来说都已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由于原油价格自7月初以来持续下跌,给高度依赖能源出口的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俄罗斯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卢布目前累计已经贬值21%;而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铁矿石储备国及第二大大豆生产油的巴西,其货币雷亚尔也出现了近10%的贬值。此外,铜价的下跌也导致了世界最大的铜矿开采国智利的货币比索贬值约4%。
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困局不仅是因为石油价格大幅下降,还有西方各国对其制裁造成的打击。与前几轮“不痛不痒”的制裁相比,7月29日欧盟对俄罗斯新一轮的制裁,重点打击对于俄罗斯的经济民生有着重要影响的石油工业、国防、金融等领域,限制俄罗斯国家银行和企业进入欧洲资本市场。美国方面也禁止美国银行业向俄罗斯大型银行、能源和国防企业,三大对俄罗斯经济至关重要的领域提供到期时间在90天以上的贷款,这意味着一批对俄罗斯有着重要影响的公司需要寻找新的外国融资渠道。截至今年9月,俄罗斯企业获得美元融资的成本已经上升至16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卢布兑美元汇率已经下跌累计16%,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货币。为制止卢布贬值,今年以来,俄罗斯央行已投入约71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使其外汇储备减少了14%,降至4390亿美元,处于4年来最低水平,但卢布的跌势却并没有因俄罗斯央行的大举干预而止跌回升。俄罗斯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银行业在2015年面临500亿美元的偿债压力,即使俄银行业有充足的美元偿还2015年的到期债务,到2016年仍有850亿美元的债务到期。目前俄罗斯银行业的外债总额高达1920亿美元,自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以来上涨了10倍。还是那句老话: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制约俄罗斯必然破坏西方国家与俄罗斯正常的经济、贸易、金融交往,自身损失也并不轻松。最为明显的例证是德国等,本来在乌克兰危机前经济复苏很好,现在也变得步履蹒跚,乌克兰则纯粹需欧盟救助度日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中国需独善其身其实是不可能的,况且中国经济还存在着高杠杆率,产能严重过剩和房地产严重泡沫化等实实在在的问题。尽管国际上有相当一批学界业界人士一致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基本面较为坚实的新兴经济体来说,美联储退出QE并不会带来明显的影响”,退出QE的影响对于各个经济体基本面的差异反映会有所不同,但影响了其他经济体也就会再通过外贸等其他渠道反过来再影响中国的。中国经济的增长进一步放缓。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616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9%,增速比1~9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1497亿元,增长2.2%,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37035亿元,增长13.5%,增速回落0.3%。尽管前三季度钢铁行业盈利出现回升,但中国钢铁行业仍未摆脱低速的困境。最新数据显示,11月中国钢铁情绪指数仍为25.61点,较10月下降12.5点。这也成为2013年5月该指数推出以来的最低水平,预计今年钢铁需求将进一步走弱,出口订单也将快速下滑。只所以如此,除了外贸的原因外,前几年产能建设太多,内需短期提升不大是主要原因。此外,目前在政绩考核方面也加入了负债等考核,政府对进一步增加产能持比较谨慎理性态度。因此,工业投资下降,经济放缓也属可以理解。在目前工业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经济要保持平衡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投资领域,既不会带来产能过剩,又能消化部分过剩产能,还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这样来看,轨道交通、棚户改造工程都是比较好的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