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巴基斯坦钢铁产业经历了跌进低谷和迅速回升的波折。数据显示,巴基斯坦国家钢铁厂的产能从今年5月份的3.3万吨/年的低谷,提升到10月底的44万吨/年。作为巴基斯坦最大的国有工业巨头,巴钢产量大幅回升标志着巴钢铁产业的复苏。
巴基斯坦钢铁产能在短短数月之内迅速恢复,得益于以下利好因素。一是救助款缓解财政困难。2014年4月,巴内阁经济协调委员会(ECC)同意向巴钢提供185亿卢比(折合11.1亿元人民币)紧急救助款项,该笔注资较大程度上缓解了巴钢在连续6年亏损后面临的资金困难。二是生产原料批量运抵。目前,巴钢从海外进口的铁矿石和焦煤已陆续运抵卡拉奇。据介绍,原料库存充实使巴钢有信心到2015年初将产量恢复至设计值的77%(即84.7万吨)。
尽管巴钢复苏势头强劲,但由于生产设备建造于上世纪70年代,技术相对落后,总产量和钢材产品质量仍然偏低。巴基斯坦全国钢产量与国家建设需求之间也存在巨大缺口,也就是说,巴基斯坦钢铁产业尚有很大潜力可挖,市场空间有待拓展。若要弥补这一缺口,并向巴基斯坦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保障,中巴经济走廊的产业转移职能有望发挥重大作用。
目前,中国正在大力调整自身经济结构,其中钢铁产业向外转移势在必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证明,将技术上成熟的现有产能成套向外转移,符合产业区位转移以及推动经济转型的客观规律。巴基斯坦煤铁矿藏储量可观,具有承接条件优势。根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政府签署的协议,中方将对吉尼奥德地区的铁矿储量展开勘探,巴方将结合勘探结果在当地规划并建设炼钢厂。作为巴基斯坦首个就地取材、就地炼钢项目,该炼钢厂的建设将结束巴基斯坦钢铁产业原材料完全依赖海外进口的历史。
振兴经济是巴基斯坦的当务之急,因而巴方迫切希望承接相关产业。一方面,巴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钢材需求量大;另一方面,若巴能够顺利承接中国钢铁产业,不仅可以助力国内经济建设,还能减少贸易逆差。同时,钢铁及其上游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解决巴基斯坦突出的就业问题。中国钢铁产业向巴转移,对于扩大巴经济规模,优化巴经济结构,改善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巴在主观上乐于承接中国钢铁产业。
中巴经济走廊是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下的重要项目,也是巴基斯坦搭乘中国经济发展快车的理想平台。走廊建设既有利于挖掘巴的贸易潜力,还可通过产业转移从外部促巴改善其经济状况,特别是钢铁产业向巴转移,对于推动中巴两国步入各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具有共同促进的作用,合作共赢潜力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