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观测经济“冷暖”重要指标的用电量近日出现了变化。
根据12月1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全社会用电量46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实现连续3个月回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分产业看,第二产业用电量相比10月份有所回落,增速降至2.7%。
“不谋而合”的是,今年前三季度税收增速也逐季回落。国内增值税在1-9月实现收入22398.40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按照扣除营改增收入的可比口径,同比仅增长2.4%。
专业分析表明,国内增值税增速回落与工业发展情况联系密切。如2014年1-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速回落相对明显;而价格水平下降,拉低了增值税的增速,1-8月PPI同比下降1.6%等因素,都是国内增值税增速回落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业用电量中,11月轻工业用电量增速相比10月份从8%回落至3.6%,重工业则从1.8%回升至2.6%。
“用电量增长有多方面因素,比如冬季北方地区对能源需求会相对上升。而用电量增长与工业用电量增长存在出入,说明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仍较突出,市场需求不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民良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周民良表示,重工业用电量和轻工业用电量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重工业依赖基础设施项目拉动,涉及水泥、钢材等行业,而随着年底基建项目密集动工,以及我国积极推动成套设备出口,参与国外基础设施建设,都对重工业形成拉动作用。相比之下,轻工业大多涉及终端消费品,而国内消费需求不旺,轻工业增速自然回落。
不过周民良同时指出,一段时期的走势与长期趋势之间存在偏差,毕竟工业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强调,要协调拓展内外需,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切实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
新型工业化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不言而喻,而如何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值得深思。
对此,周民良提出了几方面措施:首先要尊重市场规律,生产效益差、污染严重的企业要逐步退出市场,如果企业有能力,也可以将产能转移到其他地区和国家,把市场让给更先进的企业。其次,在全球经济增速低迷的大环境下,要注重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制造业技术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一些高端设备还依赖进口。因此,国内的研究机构也要大力开展和相关企业合作,实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技术的赶超。与此同时,工业要和其他产业的发展相结合,要利用好我国的重大战略,在建设中涉及到的相关投入对工业品的发展是很大的机会点。
“对于企业家来说,要学会发掘市场机会,利用好市场。制造企业也要苦练内功,做实业,做专业,加大技术创新,做出品牌实力。”周民良说道。
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产业,工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切实提升技能,注重创新,对于我国制造企业来说是重要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