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11月宣布降息后,中国央行今年2月初又下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但央行降准并不意味着大宗商品需求将增加。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但与此同时,目前中国的实体经济放缓压力依然存在,且大宗商品进口量也在下滑,而这对大宗商品市场又是一种现实的利空,大宗商品投资吸引力依然不够强。
多家机构预计,再加上其他定向降准措施,中国央行此举将为银行系统补水6000亿~7000亿元。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不过,商品市场对于中国央行的降准政策的反应并不大,黄金小幅上涨,铜价仅短暂反弹,原油价格则完全无动于衷。大宗商品市场对于中国央行降准的反应远小于对于上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反应。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亚太区宏观经济主管高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市场并未将降准解读为2015年中国大宗商品需求将开始强劲增长,特别是基本金属。”
与此同时,经济数据依然不够乐观,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创出近年新低,且铁矿砂、煤、原油、成品油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减少,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
就1月份能源品进口量而言,据海关数据,原油进口2798万吨,减少0.6%,进口均价为每吨2856元,下跌41.4%;煤1678万吨,减少53.2%,进口均价为每吨415.3元,下跌18.4%;成品油234.7万吨,减少37.6%,进口均价为每吨3207元,下跌34.6%。
工业用金属的进口量同样出现下滑。今年1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砂7857万吨,减少9.4%;钢材115.5万吨,减少14.7%,进口均价为每吨7480元,下跌1.4%;未锻轧铜及铜材41.5万吨,减少22.7%,进口均价为每吨4.12万元,下跌10.9%;未锻轧铝及铝材5.6万吨,减少49.4%,进口均价为每吨3.17万元,上涨47.4%。
没有需求的增加就难有价格的上涨,“市场必须见到政府祭出大规模的财政或货币刺激方案,而不是央行为弥补资本净流出而采取行动,才会对大宗商品有乐观预期。”高挺分析认为。
虽然央行降息后再降准,以向市场释放更多的流动性,但信贷增速却在放缓。
据央行数据,2014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年末低0.5个百分点;从期限看,短期信贷增速放缓明显,201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企业及其他部门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28.48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年末低3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37万亿元,同比少增4414亿元。
中国的经济走势依然对2015年的大宗商品市场构成重要影响,现在看来,影响更多是负面的。
高挺还认为,对于干散货及基本金属等由中国需求主导的大宗商品,市场依然会把中国疲软的经济指标作为判断依据。“我们仍认为基本金属和大宗商品2015年上半年面临严峻形势,以行业来看投资并不具吸引力。”
全球经济依然施压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市场的牛熊与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大宗商品需求密切相关。全球需求疲软以及美元升值依然是制约大宗商品的最大利空因素。
徐先生还称,做多美元的大方向是没错的,但商品市场只能偶尔在超跌反弹时谨慎做多。
回顾过去数年的大宗商品走势,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大宗商品普遍受到打压,跌势不断加深,直到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
在危机之前的2006年至2007年,全球经济增速达到5%以上,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难得的上涨周期。
目前的经济态势依然没有回到危机之前的水平,增速依然低于危机前至少2个百分点。世界银行最新预测,世界经济2015年有望增长3%,增速低于去年6月份时预估的3.4%,并将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将2015~2016年全球增长预期双双下调0.3个百分点,分别至3.5%及3.7%。
不过,美国经济复苏信号日渐明显,最新的非农就业数据就给商品市场一记重创。据美国劳工部数据,美国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为25.7万人,远高于22.8万人的预期,平均薪资环比大增0.5%,创七年新高。
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公布后,商品市场反应强烈,美元指数继续强劲,大宗商品普遍走低。其中,纽约黄金价格迅速从1260美元/盎司下跌至1233美元/盎司附近。
尽管包括中国央行在内的众多央行实施了宽松,但大宗商品的2015年前景似乎依然灰暗,尤其是原油,原油是大宗商品的最后堡垒,且影响面较广。
国信期货分析认为,原油等能源价格的大幅下滑以及非美货币大幅贬值,导致亚洲、南美和澳大利亚等主要商品生产国的生产成本大幅下滑,生产商能够在商品价格持续下滑背景下保有利润以继续扩产,为铜等大宗商品打开了下跌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