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钢铁行业依旧挣扎在高产量、高成本、低盈利的泥沼之中,但钢铁企业主动作为,加之铁矿石价格大幅下降等利好因素,整个行业运行中规中矩,甚至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徐乐江表示,钢铁行业应主动适应新常态,做好企业的“加、减、乘、除”,重塑竞争力,引领新常态。
钢产量增速大跳水
去年我国钢铁生产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大幅下降。据统计,2014年前11个月,全国共生产粗钢7.49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91%,增幅大幅回落。
粗钢产量增速大降,主要归因于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及下游主要用钢行业增幅下降。值得庆幸的是,去年钢铁行业赢利水平终现改观。2014年前11个月,中钢协会员企业实现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51.6%;累计亏损面为21.6%,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企业在资金方面的压力依然较大,一些企业由于资金紧张生产经营面临极大的困难,有些停产,有的已经进入破产重组程序。”徐乐江坦言。
钢材出口也是去年钢铁行业的一大亮点。去年钢材出口大幅增长,再创新高。据统计,去年前11个月,我国出口钢材8361万吨,同比增长46.8%,预计全年出口钢材将超9000万吨。
销售利润率依然垫底
总体来看,我国钢铁行业依然没有走出低价格、低效益的局面。
一方面,钢材价格继续波动下行。截至12月第三周,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83.76点,是自2002年8月末以来的最低水平。另一方面,钢铁企业资金链仍然紧绷。去年1~11月,重点钢铁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9.34%,产成品资金占用、应收账款分别同比增长4.91%、15.52%,部分银行不断抽贷、压贷,一些钢铁企业甚至面临不小的经营风险。
此外,由于钢铁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仍未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困难。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显著回落,主要用钢行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年度消费钢铁量的高峰期已过,我国钢材消费已达峰值平台区。
“行业整体赢利水平尽管比上年有所改善,但销售利润率在整个工业行业中仍垫底。”徐乐江表示。
做好加减乘除
徐乐江指出,长期依靠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的模式给钢铁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害,使众多企业筋疲力尽,苦不堪言。今后单纯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已难有回旋空间,企业转向以质量型、差异化竞争为主的新阶段是大势所趋。
在徐乐江看来,钢铁行业主动适应新常态,要树立改革创新精神,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把经济下行和市场变化的压力转化为结构优化、重塑竞争力的动力,做好企业的加减乘除。
积极做加法,寻求企业发展的增长点。要牢牢稳住现有市场,紧紧抓住“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带来的市场机遇,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
主动做减法,继续化解钢铁产能过剩,控产量、降成本、减排放。要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大力降低财务费用和经营成本,去除低效率的附加成本。
全力做乘法,加大改革力度,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改革创新要发展、要质量、要效益。
努力做除法,通过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切实提高企业的资本回报率,大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