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印度《商业标准报》(Business Standard)的报道,2014年,印度粗钢产量仅同比上涨2.3%到8320万吨,因此即使是最坚定的乐观派也很难想象印度能在2025年将粗钢产能提升到3亿吨。当地钢铁需求增长几乎停滞,钢材价格使得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极其有限,削弱了大多数钢企急切增加产能的热情,而来自土地征用的挑战及监管方面的问题使得不少已经宣布的项目无法启动。在获得法规许可和铁矿山方面受挫后,米塔尔钢铁公司董事长拉克希米•米塔尔(Lakshmi Mittal) 不久前曾说,“印度不是我投资的首选。”
与此同时,安塞乐米塔尔和新日铁住金共同出资15.5亿美元收购了蒂森克虏伯位于阿拉巴马州年产530万吨的Calvert钢厂,又与湖南华菱钢铁合作在中国湖南省共同出资建立了年产能150万吨的高强度汽车用钢钢铁厂。无论印度钢铁市场的潜力多大,外国公司要在印度建厂都必须征得印度政府在土地和铁矿开采方面的许可。米塔尔在2013年3月曾表示其在印度投资的兴趣正减弱,自此之后,米塔尔集团在中国钢铁业取得了突破并在美国汽车用钢市场站稳脚跟。这是印度的损失。
自2005年6月,韩国浦项制铁公司(POSOCO)就在印度奥里萨邦(Odisha)启动了年产能1200万吨的钢铁项目,是印度有史以来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FDI)项目。当时世界对于钢铁业的前景依然乐观,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所有大宗商品予以重击。然而9年过去了,这一项目仍未能顺利实施,先是在征地问题上遭遇重重困难,近期又在取得铁矿石许可证方面受困。
2006年6月,米塔尔(Mital)收购了欧洲最大的钢铁集团安塞乐(Arcelor),组建了安塞乐米塔尔钢铁集团(ArcelorMittal)。2007年1月,塔塔钢铁(Tata)收购了英荷钢铁制造商哥鲁氏(Corus),这之后不久,钢铁业雄心勃勃的年代便结束了。在钢铁业的黄金时期,印度由于其管理方面的瓶颈没能在钢铁方面获得任何有意义的外商直接投资。钢铁产能增长面对的一个不祥预兆是印度京德勒西南钢公司(JSW)位于西孟加拉设计年产能为1000万吨的Salboni钢厂项目的搁置,搁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未能从邻邦成功获取铁矿石供应,另一个原因是当地政府没有给公司提议的热电厂独立发电公司资质。JSW要在贾坎德邦(Jharkhand)建年产能1000万吨钢厂的希望也落空。但是在印度东部的两个邦,JSW的企业家精神战胜挫折,公司宣布将朝着将产能从目前的1500万吨提高到2025年的4000万吨的目标前进。其Vijaynagar钢厂将产能翻倍到2000万吨以及伴随着对海绵铁生产商Welspun Maxsteel的收购获得的一大片地将帮助其Dolvi钢厂产能达到1500万吨,使JSW可以接近其2025年目标。
作为国营钢铁企业印度钢铁管理局(SAIL)的总裁,CS Verma有一股冲动,希望能与它的一些联合钢厂最大限度地利用大量的剩余土地(surplus land),在未来10年成为年产能5000万吨的钢铁集团。印度主要钢厂如塔塔钢铁、埃萨钢铁(Essar)及金达尔钢铁和电力公司(Jindal Steel & Power)也纷纷推出产能扩张计划。即便如此,2025年产能达到3亿吨的目标依然太大而看似难以实现。通过高炉和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以增加产能需要资金高度密集且酝酿良久。除此之外,通过这种传统路线炼钢需要使用印度极度匮乏的炼焦煤,政府政策应倾向于同时推动大规模海绵铁生产,作为电弧炉(EAF)和感应电炉(IF)的给料。
在印度的钢铁生产中,电弧炉炼钢的比重为23%而感应电炉的比重为34%。让人担心的是气基海绵铁(gas-based)和煤基海绵铁(coal-based)的产量都在继续下降。海绵铁生产厂家并没有在天然气和煤炭分配方面享有优先权,他们的产能利用率已跌到50%以下,很多企业已经关门。“这种情况不该发生的,因为印度拥有世界第五大煤炭储量。海绵铁几乎不含杂质、高度金属化以及微小到可以忽略的的硫和磷使其成为电弧炉和感应电炉的理想给料。其次,海绵铁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的废钢的极佳替代物。”钢丝绳和特钢制造商乌莎马丁公司(Usha Martin)总经理Rajeev Jhawar说道。
阻碍印度钢铁业达到2025年目标的主要因素总结如下:
•当地钢铁需求增长几乎停滞,钢材价格使得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极其有限
•钢材市场削弱了大多数钢企急切增加产能的热情,而来自土地征用的挑战及监管方面的问题使不少已经宣布的项目无法启动
•2013年3月,米塔尔表示其在印度投资的兴趣在减弱
•韩国浦项自2005年6月就计划在奥利萨邦建年产1200万吨的钢铁项目,至今仍未实现
•由于管理方面的瓶颈问题,印度在钢铁业最辉煌的时期没能获得任何有意义的外国直接投资
图1:2005年至今印度粗钢产量(左轴)及增速(右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