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京津冀三地科技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包含70余家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机构、高校院所及金融机构的“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正式成立。
今后,联盟将结合三地优势,为后续动力已渐不足的钢铁企业提供技术、金融等多方面的支持。而津冀两地科委、科技厅也表示,进入“升级阶段”的钢铁减排,将更多地依靠区域高端产品需求提供持续的转型、升级动力。
“全产业链化”联盟介入钢铁减排
在不少人眼中,现如今对于钢铁行业的治污、节能、降耗,主要是河北这个传统钢铁大省需要担忧的问题。不过本次京津冀三地成立的钢铁行业减排新联盟,却是由北京市科委发起成立的,联盟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也都由北京科技大学担任。
据悉,该联盟首批的70余家成员单位包括了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天津渤海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等,整合了三地钢铁生产企业、节能减排机构、高校院所和金融机构等全链条资源,旨在加快科技成果在区域产业化,尽快实现钢铁行业产品升级、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排放达标治理。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介绍,新联盟将通过京津冀三地财政投入,综合运用多种金融产品,多家金融服务机构计划提供京津冀节能减排融资额度300余亿元。她具体解释称,此次结盟将通过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缓解节能减排企业资金不足状况,促进其开拓市场,提高接单能力。通过资本投入模式创新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破解资金缺少造成的死结。
津冀压缩产能=区域总量减排
不可否认,在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的今天,我国的钢铁行业也已经进入“新常态”,但目前,众多企业普遍都面临着低增长、低效益、低价格和高压环保治理的局面。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介绍,京津冀钢铁企业去年产量为2亿吨左右,平均吨钢能耗在531.26千克标煤,其中吨钢排放量等企业之间差异很大。据统计,当前京津冀地区钢铁企业耗损总量在5.8亿多立方米。
在采访的过程中,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李丛民和天津市科委副主任范英姿都坦言,当地近几年钢铁行业的减排和压减产能压力都不轻,面对的挑战也愈发艰巨。
“河北钢铁行业现阶段的减排主要任务,已经不再是让排放不合格的企业关停,而是要压缩已经符合排放标准企业的产能,降低排放基数,最终令区域总量达到有限的容量标准。”李丛民表示,目前河北省内已经制定了在2017年前要共压减6000万吨钢铁产能的任务,而今年分配的指标是1500万吨,除此之外,压缩产能背后带来的就业、财政收入减少等问题,也是政府需要一并解决的。
范英姿则表示,天津钢铁行业肩上的负担也十分沉重,因为压缩产能、减排空间相对较小,去年完成压缩产能1000万吨的任务已实属不易。
“虽然北京本地的PM2.5来源中,工业污染占比还不到两成,其中钢铁行业占比更小,但在区域共同影响下,天津、河北完成减排任务无疑也是帮助北京在现有的基础上力保按时完成PM2.5降低目标的重要手段,实现区域总量减排。”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生态金融中心副主任蓝虹表示。
在此情况下,李丛民表示,河北希望新联盟的成立能帮助其解决三个问题,即留存钢铁产业如何升级;替代产业如何寻找、发展;三地到底应该怎么合作?而范英姿也坦言,天津希望通过引入北京的减排技术结合河北的案例,在与河北有共通的问题上形成突破。
需求升级带动产业转型
“钢铁行业减排,末端排污治理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关键是需要在保证利润的同时缩小行业规模,因此,针对需求进行产业升级是未来必经之路。”蓝虹表示。李丛民介绍,目前,河北清楚地认识到,京津冀区域钢铁行业减排,河北是短板,因此,河北已确定从市场需求入手带动钢铁行业升级、转型的思路。而范英姿也表示,天津也有着类似的规划。
李丛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此前河北生产的钢铁产品中建筑用铁较多,产品相对低端,而现在河北的钢铁产业则更多瞄准汽车用高档钢板等高端产品,“这种转型,正需要北京和天津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提供市场来支持。”李丛民举例称,目前,北汽正在河北沧州建设加工厂,今年将实现投产,与河北的供给对接,这将为升级后的河北钢铁企业提供一条新销路。
不过,河北、天津也并非只坐享渔利,纯粹等待北京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范英姿表示,天津在解决自身问题时肯定也要和河北联合在一起,将新能源的使用、大气治理等技术在区域内共享,而位于天津的河北工业大学和天津多所高校也会贡献更有针对性的技术成果。此外,天津也将利用自贸区的优势充分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资源实现钢铁行业减排达到目标。
李丛民透露,目前,河北财政也在这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比如省政府刚刚和招商集团签署协议成立总额10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引导钢铁行业为主的中小企业转型发展。此外,河北财政还为减排、压缩产能压力最大的河钢集团确定了1:5的企业创新资金项目,即河北省科技厅每年拿出5000万元,河钢集团拿出2.5亿元,用于河北钢铁企业的技术开发改造。
对于未来,蓝虹建议,三地要打破地域性的概念,利用新联盟实现区域产业链的贯通,明确自己在产业链上的定位,比如天津可以作为北京和河北的衔接,在已有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先期去尝试一些新技术,完善成熟后再大范围向河北推广等。
“一个产业没有市场支撑是很难长期存活的。在钢铁行业区域减排的过程中,北京不可避免地需要扮演提供大部分市场需求的角色,比如高端房地产、交通、基建、汽车等,随着经济发展加速,北京市场对于高端钢铁产品的需要也愈发旺盛,北京消费者、企业的消费能力也相对充足,这将为天津、河北钢铁产业转型提供源头动力,而如何培育市场就是北京市政府下一步最需要考虑的问题。”蓝虹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