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叹“央妈”的心思难猜,其实就人民币汇率走势而言,人民币中间价便是中国央行意图的“探测器”。
上周四(4月30日),人民币中间价升至6.1137的全年新高,4月以来中间价累计升值285个基点,升幅接近0.5%。然而,市场供求关系开始表现出对人民币汇率的不同预期。上周国内人民币即期汇率小幅贬至6.2028,美元远期升水止跌回升,即期汇率与中间价的偏离度一度超过1.5%。此外,内地和香港市场人民币汇差扩大,上周CNH(离岸人民币汇率)已跌至6.2128,贬值了161个基点。即期汇率和中间价的背离也凸显了央行维稳汇率的意图。
尽管央行从去年底以来已经逐步减少汇市干预、支持由市场供需决定人民币汇率,但减少干预并不代表不顾代价地全身而退。一外资行交易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近日央行疑似干预汇市,上周人民币中间价向上,即期价向下,做空的市场与做多的‘央妈’又开始较劲。”
具体来看,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1169,较上一交易日上调40个基点,再创1月16日以来新高。彼时,人民币中间价已经实现五连涨。
然而,当日即期汇率却背道而驰,收盘报6.1993,最低触6.2066。更有甚者,人民币在4月27日收盘报6.2190,日跌幅高达0.41%,创13个月以来最大跌幅。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和比较了上周即期汇率和中间价,如4月22日至28日的五个交易日之中间价依次为:6.1290、6.1281、6.1241、6.1220、6.1209;而相对应地即期价分别为:6.1940、6.1970、6.1935、6.2190、6.2040。背离程度可见一斑。
其实,李克强总理近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便透露了维稳人民币的意图。“我不希望看到人民币继续贬值。”李克强当时表示,不能靠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不注重扩大内需,否则中国的经济结构很难得到调整。企业不能仅仅靠或者主要靠人民币贬值来增加出口量,而是应该练“内功”,使自己的产品技术创新,质量有大的提升。
由于日元和欧元持续大幅贬值,此前众多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因此前赴后继地跃入“全球宽松潮”,导致其货币大幅贬值。更有声音质疑,中国此时不适度推动人民币贬值,是否会在出口方面吃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曾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我们不主张竞争性贬值。当前很多国家都存在产出缺口,因此需要动用财政、货币政策支持产出,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对汇率存在影响,但竞争性贬值我们是不可接受的。”
当前,中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既要守住汇率,又要谨防资本外逃,更要稳增长,央行可谓任务艰巨。不过,由于近期美联储在决定是否加息问题上有所犹豫,主流观点预计加息时点延迟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美元可能会出现获利回吐,表现相对会疲软些,人民币未来一段时间的贬值压力有望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或者为了让人民币在今年IMF五年一度的审核中进入SDR(特别提款权)篮子,因此最近央行故意保持人民币坚挺。
“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央行也不会这么做。因为汇率波动只是一个短期现象,而人民币进入SDR篮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一个短期波动来完成长期的目标,这是说不通的,也是做不到的。”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