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盈利状况稍有改观的中国钢铁业,在今年一季度又陷入了亏损的境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纳入中钢协统计的大中型钢厂利润亏损9.87亿元,尤其是钢铁主业亏损更为严重,亏损额达110.53亿元,增亏34.3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钢协统计的会员企业已经接近半数都处于亏损,亏损企业数量50户,亏损额达103.55亿元,同比增长27.31%。
钢铁行业大面积亏损,引发了人们对钢铁债券的担忧。但据中信证券近日统计,我国钢铁债券的发行主体多为国企,2015年以来,钢铁行业尚未出现企业主体评级变动,而且行业资产负债率已从2012年的67.67%下降至今年2月份的65.98%。
钢铁行业整体亏损
“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可总结为需求下降、产量下降、价格下降、环保加压、整体亏损。”中钢协常务副会长朱继民在4月2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形容。
情况确实不乐观。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速继续回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全国钢材市场需求下降,粗钢表观消费量降幅比去年全年降幅有所扩大,粗钢产量出现多年未有的同比下降,全行业陷入亏损境地。
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1.77亿吨,同比下降6.2%,主要用钢行业增速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同时用钢强度减弱,钢材需求下降。
价格方面,3月末中钢协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75.43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9.4点,4月份以来,钢材价格指数延续小幅下降走势,4月第三周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跌至73点,创有指数记录以来的新低。库存方面,3月末大中型钢铁企业库存1664万吨,比今年初增加37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4万吨。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也在进一步下降,一季度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831亿元,同比下降6.8%。
屋漏偏逢连夜雨,近年来,受银行严控钢铁企业贷款规模的影响,许多钢铁企业面临着不予增量、续贷困难、涨息和抽贷等问题。河北一家大型钢厂负责人坦言,目前无论是民营钢厂还是国有钢厂的资金链都非常紧张,都不同程度地面临银行抽贷,银行给出的“抽贷”主要原因是钢铁产能过剩,认为风险再度加大。一些民营钢企情况更加严重,有的甚至抽贷比例可以达到40%。
“据我们统计,3月末会员钢铁企业银行借款同比下降5%,利息支出仅下降2.59%。银行借款减少存在一部分企业主动减少借款的情况,也不乏银行抽贷和不予续贷的问题,而借款成本并没有随央行的两次降息有所下降,企业融资贵的问题没有得到缓解。”朱继民说。
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认为,目前钢铁行业的冬天还未真正结束。从目前钢企经营面临的外部环境看,钢材需求已经接近饱和,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需求在下降,加上银行不再续贷的压力,更多钢厂在后期恐怕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钢铁债券信用稳定
据中信证券统计,截至今年4月3日,我国钢铁行业共有45家企业发行173支公募产业债(不包括PPN、私募债)。这45家企业的主体评级集中在AA、AA+和AAA,其中AA级最多,占比35.5%。
从这些债券的期限看,大部分债券将在3年内到期,尤其是1年内到期偿还额为1803亿元。从年度发债量来看,2014年发债1025.7亿元,今年前3个月发债348亿元,按照此速度推算,今年全年有望突破1200亿元,达到历史新高。
从企业性质角度分析,国有企业是发债主体,其中地方国企30家,占比67%,中央国企12家,占比27%。此外还有2家民营企业和1家外商独资企业。
“2015年以来,钢铁行业尚未出现企业主体评级变动,最近3年评级下调主要集中在2013年。”中信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邓海清认为,钢铁债券违约概率低,但是仍需警惕评级下调带来的估值风险。
从2012~2014年评级变动统计来看,2013年有5家企业评级下调,分别为重庆钢铁、福建三钢闽光公司、安阳钢铁、中国中钢和湖南华菱钢铁,评级下调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一是受行业大环境影响,利润下滑幅度大;二是资本支出压力大,资产负债率攀升。
2014年有两家企业评级下调,分别为凌源钢铁和攀钢集团。攀钢集团评级下调的主要原因为:一是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无好转迹象,行业“寒冬”依旧;二是攀钢与鞍钢集团进行资产置换,造成公司负债上升,现金流量趋紧,偿债能力下降。
从最新评级展望来看,目前有山东钢铁、东北特钢、西宁特钢、中国中钢等8家企业展望为负面。中信证券指出,投资者需密切注意这8家公司,谨防评级下调带来的风险。
“今年初以来,信用风险事件不断冲击信用债市场,但是我们注意到,国企违约概率仍然较低,钢铁债资质虽然受限于行业景气度下行趋势难有好的表现,但是国企背景下钢铁债违约仍难看到。”邓海清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