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中长期贷款等实物量和金融指标的变化与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常被大家认为是观察经济走势的风向标。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服务业比重快速增加和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上述指标与整体经济的数量关系也发生一些变化。如何科学认识、评价和使用这些经济指标,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评判指标体系,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如何正确使用“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的指标来看待经济形势?宏观经济部门如何解读这一指标体系?2015年6月10日,中国政府网就社会所关心问题电话连线国家统计局信息景气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回应社会关切。
[中国政府网]就经济形势而言,如何正确使用“用电量”、“铁路货运量”来看待呢?以今年一季度为例,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29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4.6个百分点,三月份单月用电量更是同比下降了2.2%。总体来看,今年以来用电量增长较前两年有明显差距,增速放缓的趋势明显;铁路运输也同比下降9.4%,那么能不能单纯理解为用电量和铁路货运量下降就是经济下行的直接表现呢?
[潘建成]长期以来,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指标,是判断短期经济运行状态的重要参考指标,但参考指标并不能完全代替宏观经济指标。比如血压、体重是检验一个人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但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而且不同年龄段的人血压的正常值会发生变化。对于20岁的年轻人来说收缩压120可能就算高了,但对于50岁的人来说120非常正常。同样,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与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的数量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当前中国经济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进入新常态,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增速换挡与结构调整和化解产能过剩相交融。经济增长下滑主要体现在钢铁、有色、化工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东北、山西、河北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占比比较大的地区。这些资源密集型产业景气的下滑与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相关,但更主要的是与这些产业产能过剩严重有关。这些资源密集型产业都是高耗能行业,其景气下行必然导致对电力需求的减弱,减缓电力的增长;而中国的电力七成以上是火电,火电主要是用煤发电的,因此电力需求的减弱直接导致对煤炭需求的减弱。而铁路货运中一半以上是运煤的,煤炭需求的减弱直接导致铁路货运的大幅度下滑。
因此可以说,今年以来用电量增幅的下降和铁路货运量的大幅度下滑与资源密集型产业不太景气是密切相关的,部分地反映了经济的下行,并不能代表整体经济运行趋势。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今年以来,服务业快速发展,一季度食品等与消费关联密切的行业运行平稳,IT服务、商务服务、医药等行业仍处于较高景气状态,但这些行业相对来说用电较少,其较快发展对电力需求的拉动不大。也就是说,由于当前经济的结构分化特征十分明显,而用电量和铁路货运量与经济整体变化之间的数量关联度也发生了变化。
这种情况就好比一个人原来做简单的体力劳动,一天吃一斤半粮食;现在这个人整天在电脑前做设计,饭量可能会减少到一斤甚至原来的一半。我们不能简单地因为饭量的减少而担心其身体健康状况。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包括能源在内的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能源需求增长的放缓一定程度上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体现了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的成效。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地看待用电需求增长的放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