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记者17日从外汇交易中心获悉,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报6.3947,较上个交易日微跌29个基点,人民币即期汇率近5个交易日累计贬值2.98%。此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969,较上一个交易日小幅升值6个基点,为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上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人民币汇率经过集中贬值后已趋于平稳,未来几个月,将围绕6.40一线呈现有升有降的双向波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国货币并没有出现竞相跟风贬值的现象,可见,央行此次调整正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民生证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组负责人李奇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短期来看,在一次性贬值后,市场可能还存在贬值预期,汇率市场会出现震荡。但中长期看,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经常账户顺差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人民币中长期还将升值。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5日发布了对中国的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称,人民币汇率“不再低估”。
对此,李奇霖认为,中间价完善之后,一方面汇率已向均衡水平靠拢,另一方面汇率定价更趋于市场化,对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肯定是有帮助的。
对于下一步安排,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此外,IMF建议人民币继续增加汇率灵活性,在未来两三年内实现有效浮动的汇率机制。具体建议措施包括进一步扩大浮动区间、改革汇率中间价制定方式等。
那么,在央行此次完善中间价报价后,早在业内达成共识的扩大汇率波动区间至3%有望在今年实现吗?
李奇霖认为,“这需要看汇率贬值预期能不能稳住,如果从加入SDR的大战略考虑,后续扩大汇率波动区间的概率是很大的。”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扩大汇率波动区间的条件已渐趋成熟。一方面,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市场对美元升值的预期更加明确,一些以外币尤其是以美元计价的负债主体已开始还债,进而减少了汇率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在过去一年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和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中国的外汇市场尤其是外汇期权变得非常活跃,企业完全有能力规避汇率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