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原油的旺盛需求本应推高价格,但国际油价依然未能在大宗商品价格下滑中幸免,WTI油价跌至2009年以来低位。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7月中国原油进口同比增长22%至725万桶/日。花旗研究表示,这种进口增速可能无法持续,但今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仍将上涨7%。
《华尔街日报》称,与对煤炭需求的下滑相比,中国对原油的需求显得尤为强劲。尽管如此,石油市场参与者仍然认为,中国股市大跌以及人民币贬值,引发市场担忧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会骤降,导致油价受到拖累。
WTI油价近期已跌破40美元关口,最低触及每桶38.64美元,创2009年以来新低。布伦特原油也跌至每桶43.31美元。
渣打银行大宗商品研究负责人Paul Horsnell对《华尔街日报》表示,总体上看今年中国经济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一个拖累因素,但直到最近两周中国才成为拉低油价的主要原因。
那么为何中国旺盛的原油需求无法对石油市场形成支撑?
一个原因是中国在国际原油市场影响力相对较弱。中国需求占全球原油需求的大约12%,这一比例不低,但是与中国在钢铁和铜等工业金属市场40-50%的全球需求份额相比,也并不算高。
此外,美国源源不断增加原油供应,OPEC国家不愿意减产,供应过剩对价格的打压力度超过需求对价格的抬升效果。
渣打Horsnell表示,原油市场投资者不指望中国经济很快稳定下来,不管原油实际供需情况如何,当前市场情绪远比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还要悲观。
交易商称,中国大量进口原油主要是为在价格走低时增加紧急储备,而不是为应对当前的石油消费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