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于钢企来说,又将是漫长而艰辛的一年。上半年,已公布盈亏预测报告的23家上市钢企中,有22家处于亏损或半亏损状态,占比高达95%。据中国钢铁协会统计,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43户,占统计会员企业的42.6%,亏损216.8亿元,增亏167.68亿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1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2.4%,位居前列。
那么,钢铁行业为何深陷亏损的泥沼难以自拔?钢企如何才能摆脱亏损甚至破产的厄运?
钢企主动减产力度不够
2015年,面对严重的产能过剩,钢企采取了一些对策:一方面依照国家要求淘汰了部分落后生产设备;另一方面采取被动减产的措施,但总体而言减产力度较小。2015年1月以来,重点钢企粗钢产量同比基本呈下降态势,2月份,因春节长假原因产量下降最为明显,降幅达到4.12%;3月份累计产量下降最多,同比下降2.95%;但4月~5月份,钢企产量又有所上升;6月份与5月份基本持平。
面对市场不景气、产能过剩的压力,为何钢企宁愿选择大打价格战,而不愿齐心协力、主动减产,使市场达到供求平衡呢?
其实,钢企都明白,大家都减产是最优选择,但因钢企间信息不对称,或者面临道德风险,若自己主动减产而别人没有,那自己可能就会先破产。于是,企业都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优选择:即使亏损也要生产,或者只做少量减产。大家都保持这种心态,市场的供应重压自然难以缓解。
钢企销少存多
今年以来,与钢铁行业一样,下游行业也呈现疲弱迹象。造船行业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大幅下降,汽车行业连续3个月产销增速回落,倍感压力的汽车厂商只有通过减产来减少库存。国土局公布的上半年房地产用地为4.70万公顷,同比下降38.2%;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为-15.80%,维持着2014年以来持续负增长的态势。
下游需求疲软势必对钢铁行业产生很大影响———钢铁企业销售压力加大,库存压力上升。钢协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钢材销量有很大的回落,2月、5月和6月份均出现同比负增长(见图)。库存方面,上半年,钢企的库存压力越来越大,自2014年8月份以来,钢企库存虽然同比下滑幅度较大,但仍保持增加势头,并且自今年3月以来,钢企库存量增幅不断扩大,占用了大量资金,增加了钢企的财务成本,使钢企资金流动压力倍增。
钢企血液不流畅
资金流动性差。流动比率(CR)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一般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之前,可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产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速动比率(QR)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当CR<1以及QR<0.5时,资金流动性差;当CR在1.5以及QR在0.75时,资金流动性一般;当CR>2以及QR>1时,资金流动性好。
表1是第一季度亏损的17家钢铁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情况。可以看出,亏损的上市公司的资金流动性较差。除杭钢股份的流动比率大于1,且速动比率大于0.5外(但仍未达到资金流动性一般的标准),其他公司要么流动比率小于1,或者速动比率小于0.5,要么两者同时达不到一般标准。
融资成本高。产能过剩虽然给钢企带来库存压力,但是资金链的断裂才会对钢企产生真正的致命威胁。根据钢铁行业第一季度的资产负债表,33家上市钢铁公司中,有70%负债率在55%以上,其中八一钢铁的负债率最高,为94%,33家钢铁企业的总负债为10146.35亿元。钢企债台高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不断上升。
2014年,为了迎合国家政策,控制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银行提高了钢铁企业的贷款利率。去年,大中型钢铁企业银行借款同比下降1.43%,而其他借款同比增长9.2%,钢铁企业从传统融资渠道获得的资金正在减少,而从其他渠道的借款额不断增长。根据钢协资料,2014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财务费用共计938.3亿元,同比增长20.6%,是企业实现利润的3倍多。同时,钢企还面临着银行抽贷、压贷的压力,钢企所需资金不能及时得到补足。
今年上半年,央行虽然3次降息,但是企业银行借款同比下降了6.43%,其中短期借款同比下降9%,并且利息支出仅下降1.04%。可见,降息并没有改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钢企把企业的亏损归咎于新环保法推出后环保成本的增加,这并不准确。
对于钢企来说,设备的更新与添加需要资金投入,当然会增加成本,但是对于钢铁行业和社会来说,这也是一个好的机遇。一方面,可以使钢铁行业改头换面,促进钢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一些本身经营不善或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就可能被淘汰退出,钢企产能过剩问题有望因此得到缓解,市场供求失衡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改善钢企不景气的现状,需要多方努力,不断地创新和改进。首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兼并重组,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来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其次,钢企要加快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把求新、求变、求突破作为发展的主题;再次,合理利用期货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系起来,减少价格变化所带来的损失;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钢企要合理安排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保持资金流畅通,避免资金链断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