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大跌及人民币贬值引发了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也有所放大。本周一(9月7日)开市后,螺纹钢期货迅速走低直至跌停(1839元/吨),较早上开盘时的1954元/吨下跌100多点。尽管早盘一度反弹到1920元/吨上方,但盘面仍明显偏弱。螺纹钢期货在本周首个交易日就遭到当头棒喝,表明钢材市场仍难以乐观。
在现货市场上,据业内机构监测,9月7日,上海、广州市场开市即以偏弱走势示人———两地螺纹钢价格分别下跌了10元/吨和20元/吨,北京市场表现稳定。其中,上海市场Ⅲ级大规格螺纹钢报价仅2010元/吨~2020元/吨,比北京市场仅高出20元左右。板材市场也不例外。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热轧卷板市场报价都明显偏弱,上海的中厚板价格更是连续两天下跌。
整体上看,抗战胜利纪念日假期过后的钢材市场稳中偏弱格局未变,经济下行压力及供需失衡压力仍然较大。
钢市低迷钢厂亏损态势未改
钢市长期低迷,使得钢铁企业盈利形势堪忧。
从35家上市钢企发布的2015年半年报可以看出,18家钢企出现亏损,亏损总额高达102.38亿元。在18家亏损企业中,有16家钢铁企业亏损超过1亿元,其中3家亏损超过10亿元。而此前钢协数据显示,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万亿元,同比下降17.9%;主营业务亏损216.8亿元,增亏167.68亿元;亏损企业43户,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2.6%。
第二季度以来,由于铁矿石价格明显反弹,造成矿强钢弱,从而加剧了钢企亏损程度。而第三季度,由于下游需求明显下滑,加剧钢价深跌,钢企仍处于较严重的亏损漩涡。
钢厂复产供需失衡难改善
随着钢厂限产措施的结束,北方地区钢厂复产节奏加快。9月6日,河北唐山的高炉开工率较8月28日增加了5.55个百分点;9月7日,又有3座高炉复产。总体上看,钢厂复产节奏快于工地开工,市场资源投放量增加,加剧供需矛盾。
另外,钢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8月中旬,会员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72.09万吨,较上一旬的167.96万吨增加4.13万吨,增幅为2.46%。截至8月中旬末,会员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544.57万吨,较上一旬末的1563.95万吨下降1.24%,较上个月同期下降7.15%。粗钢产量环比上升是由于在7月底8月初钢价反弹时部分企业盈利得到改善,生产积极性提高所致。
下游方面,钢厂9月份的订单仍不饱满,尤其是板材品种,受家电、汽车产业收缩影响较大。8月份,官方和财新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双双跌破荣枯线,说明制造业遭遇近年来少有的危机。7月份,汽车产销量分别比6月份下降18%和16.6%,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1.8%和7.1%,下滑远超预期。家电方面,7月份,空调产量为802万台,同比下滑13.84%;总销量为796万台,同比下滑13.32%。同期,主要机械工业产品产销量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工业锅炉、金属切削机床、拖拉机产量环比分别下降10.4%、13.43%、12.8%,降幅有所扩大。总体上看,制造业的产销活动都处在放缓态势,这对钢铁行业需求来说是不可避免的硬伤。
经济企稳仍是钢市复苏基础
从年内多次降息、“双降”同时出现的频率增加来看,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在逐步加大。同时,财政政策也继续发力,7月份,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国家开始通过财政手段刺激经济增长。如通过进一步降税清费为企业减压,推动PPP模式引导民间投资等。由于流动性宽松仍未结束,下半年,为支持投资重点流入实体经济,继续降准仍有较大可能。
目前来看,基建项目仍是投资的重中之重,有望率先与房地产和制造业回暖,这也有利于市场信心恢复和交易好转。实际上,处于淡季的8月份,全国发电用电量和铁路货运装车情况都已经出现好转,因此,对经济走势无须过于悲观。财政部长楼继伟也表示,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增速预计将保持在7%左右,并且这一状态可能持续4~5年的时间;中国政府不会特别在意短期的经济波动,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定力”。在深化改革和调结构的重要时期,没有必要对经济的“阵痛期”过分悲观。
不过,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处于低点,即便回暖也难以在短期内拉动钢材消费明显增长。
总之,从大环境来看,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放缓,投资回落,过剩经济形态造成钢铁业供需严峻的形势,使得钢铁业仍处于“深冬”,困难远未过去。从短期形势来看,不论是环保限产,还是股市、期货市场的炒作,都属于外部因素,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钢铁业态。国内钢市仍然处于供需失衡的状态,因此,9月份仍难走出低迷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