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金堆城钼业光明(山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钼光明),河南科技大学的三位博士正对钼丝生产工艺进行参数优化。金钼光明是国内最大的钼丝生产企业,河南科技大学为其提供的技术支持,使该公司的钼丝使用寿命提高了50%。
这得益于河南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高温高性能新型钼合金。日前,河南科技大学牵头攻关,成功研制出室温下强度超过1200兆帕、高温1300℃下强度超过250兆帕、高温耐磨性优于纯钼5倍的新型钼合金,并通过了省级科技鉴定。此项技术属于国内首创,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钼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其熔点高、高温下的强度和硬度高,钼及钼合金可用于航空航天工业的关键部件,如发动机的火焰喷嘴和燃烧室、航天器的鼻锥和喷嘴等。但钼及钼合金的低温塑性和高温耐磨性能不理想,限制了钼合金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河南科技大学联合行业骨干企业经过8年攻关,先后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成功研发了高温高性能新型钼合金。
中原学者、河南钼钨材料先进装备及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负责人、河南科技大学教授魏世忠介绍,目前国际上制造钼合金的通用方法是在钼粉中添加第二相元素,但添加时均匀性差、颗粒大,从而影响了钼合金的性能。
“我们最为重要的技术突破是改变了元素的添加方式。”魏世忠说,他们的研发团队在制作钼粉之前的钼酸铵液中,添加了同样是液体的第二相元素,再将液体混合物经过一系列工艺制备成钼合金成品。这种技术使得钼粉中可以均匀生成第二相颗粒,颗粒尺寸达到纳米级别。
“以前的添加方式是‘固体+固体’,而我们现在采用的方法是‘液体+液体’,相当于白水添加糖水,融合度更高。”魏世忠打比方说。
据介绍,这种高温高性能钼合金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高温硬度、强度、耐磨性均优于传统的钼合金产品。与其他钼合金产品相比,该产品力学性能增强30%以上,抗拉、抗压、抗冲击、延伸性更佳,使用温度提高200℃以上;耐磨性大幅增强。
魏世忠表示,高温高性能新型钼合金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有效降低了高性能钼合金产品的进口依赖性,可满足我国航空航天、冶金、化工、电子等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相关产品已在多家企业转化生产,先后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洛阳造”钼合金不仅已成为国内名品,还正在扩大国际市场。 |